[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661.2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力华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B66F11/04;B66B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建筑物 消防 救生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高层建筑顶层上的、并可用于消防与救生两用途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拥有的高层建筑不断增长。高层建筑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高层建筑物的火灾问题。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就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而人员伤亡事件也在所难免。
高层建筑高度一般都超过100m,而超高建筑的高度甚至会达到300m。这给传统的消防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高层、超高层建筑物都配备自动喷淋系统及内部消防水龙。但是自动喷淋系统的作用范围相对有限;而内部消防水龙则必须由人员进入火场来操纵。更致命的是,如果火灾造成高层建筑电路系统受损,则自动喷淋系统及内部消防水龙都会失效。而目前消防所使用的云梯车高度则一般在100m以内,对于超过云梯车高度的高层建筑火灾,人们尚无有效手段加以扑救。其次,高层建筑广泛使用电梯。一旦发生火灾,电梯井会形成烟囱效应。新鲜含氧空气会经由电梯井进入高层建筑内部,这是高层 建筑物火灾蔓延速度极快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烟囱效应,火灾所形成的有毒气体很容易在高层建筑内蔓延并造成人员伤害。再有,高层建筑内人员集中,按照现有消防规范要求,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只能通过消防楼梯疏散。如果火灾发生在较低楼层,燃烧所散发的有毒烟雾会妨碍人员逃离。此外,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其建筑物内的电力供应就会被切断,或因电路损毁而失去电力供应。这给高层建筑物的消防救生造成了更大的困难。目前,在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如何安全迅速地完成人员撤离及扑灭火灾,已成了一个全球所共同关注的课题。
火灾的救生方案的着眼点在于预防。高层建筑物从设计到建造方面都有完善的防火规范。而且在发生火灾时,也有完善的报警系统来提示楼内人员。但在消防救生方面,则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目前人们唯一的逃生方式是通过消防楼梯步行下楼。但消防楼梯的撤离速度较慢,而且一旦低层发生火灾,上层的人员逃生就会因为烟雾而受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正在研制可在火灾当中使用的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在火灾刚发生时可以有效解决人员逃生问题。但是一旦火灾蔓延并在楼道内形成烟雾时,人们便无法利用该系统逃生。此外,火灾逃生电梯造价昂贵,维护费用也较高。
而另一种已经投入使用的逃生装置为自降逃生系统。该系统结构简便,造价便宜。它利用人体的重量作为动力源。但是该系统只能供单人使用,而且疏散速度很慢。如果要做到有效逃生,就必须大量配备。但在许多人同时使用自降逃生系统时,逃生绳是否会发生缠绕也 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国外曾有人考虑在高层建筑火灾救生中使用直升机。但是由于火灾现场往往会有浓烟,浓烟会直接危及到直升机的安全,因此这种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上述几个逃生方案还有两个缺点,一是它们没有充分考虑普通人群在高层火灾条件下的应激反应。对于绝大多数未经过消防训练的普通人来说,遇到高层建筑火灾后第一反应是退回到自己的房屋内、紧闭房门。对于经过消防训练的人来说,在楼道内充满烟雾时,其逃生本能也会驱使他们退回房间。这是救生电梯所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其次,对于自降逃生系统而言,未经训练的人是很难自己系上逃生绳,然后跃出距地面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窗户或阳台来逃生。
第二,现行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只考虑了人员撤离问题,而未能考虑高层建筑物的灭火问题。在超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上述系统至多只能将人员疏散,而建筑物上层部份只能任由大火吞噬。
就连作为消防标准装备的消防云梯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消防云梯车的举升高度有限,对于超出举升高度的高层建筑火灾,消防云梯车是无能为力的。其次,一台消防云梯车只能举升一支消防水枪,灭火效率较低;而在用于人员逃生时,采用液压工作原理的消防云梯车,其升降速度较慢,人员撤离效率也不够高。第三,高层建筑一般集中在繁华地区,车体庞大的消防云梯车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抵达火灾现场,以至延误救灾的黄金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消防救生装置。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只要启动该装置,就可以从高层建筑物外部完成人员的撤离工作,也可以从高层建筑物外部将消防人员及消防水龙带等消防设备直接运送着到着火点,以扑灭火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力华,未经黄力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