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液体倒吸移液器吸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8001.8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曹鸿国;章孝荣;杨盼;蒲勇;张运海;刘亚;陶勇;方富贵;李运生;任春环;张子军;丁建平;刘洪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倒吸移液器 吸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液器吸头,尤其涉及一种防液体倒吸的移液器吸头。
[背景技术]
移液器吸头安装在移液器的吸口用于转移实验过程中的液体,是实验室常用的易耗品。目前常用的移液器吸头由于反复转移液体,出现移液器吸头内壁表面每次残存的液体伴随着下次抽吸作用形成液泡,并向移液器的吸口方向移动,如果不更换新的吸头,吸头内的液泡会进入移液器的吸口内,从而导致检测液体和试剂间的交叉污染,而更换新的吸头会大大增加吸头的消费数量,加大了检测成本,有悖于当前世界提倡的节能、环保和绿色生产及消费理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液体倒吸的移液器吸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液体倒吸移液器吸头,吸头包括内腔,吸头的内腔中部设有环绕内壁一周的凸棱,内壁的表面设有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状凸棱的中间为圆形孔,孔径为环状凸棱所在内壁处直径的70~80%。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状凸棱与吸头为一体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状凸棱为嵌在吸头内壁上的圆环。
聚二甲基硅氧烷又称二甲基硅油,具有较高耐热性和耐寒性,防潮绝缘和极强的疏水性,是食品级的消泡剂,在-50℃~20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透光性为透光率100%。二甲基硅油无毒无味,在食品中常作为酿造、发酵时间的消泡剂,在医用方面,常用于急性肺水肿和肠胃胀气治疗的消泡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是在移液器吸头内壁设有一个环状凸缘,用于拦截向移液器吸口移动的液泡;二是在吸头内壁表面形成疏水性试剂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降低水在吸头内壁表面的粘附,从而达到阻止吸头壁上残留液体形成液泡和液泡伴随下次抽吸作用进入移液器的吸口内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液体倒吸移液器吸头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D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液体倒吸移液器吸头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是图5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吸头,2-凸棱,3-内壁,4-涂层,5-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和图2是一种防液体倒吸移液器吸头,所述的吸头1包括内腔,吸头1的内腔中部设有环绕内壁3一周的凸棱2,内壁的表面设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涂层4。
如图3所示,凸棱2的中间为圆形孔,孔径为环状凸棱所在内壁处直径的80%。
本实施例将凸棱2与吸头1用同样材料一体制作,适合工厂化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普通吸头制成品的内壁3上嵌入圆环5,构成环状凸棱。环状凸棱的中间为圆形孔,孔径为环状凸棱所嵌入的内壁处直径的70%。然后在内壁涂上聚二甲基硅氧烷,形成疏水涂层。
本实施例在现有普通吸头上加以改造制成,适合实验室的小批量改造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8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