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准仪高度精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8019.8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胜;张宏斌;刘武生;方太平;董上锋;刘晓东;米之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准仪 高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准仪高度精调结构。
背景技术
水准仪在高度测量上普遍使用,已有技术中水准仪的高度调节仅能利用水准仪三脚架在三个支撑脚上反复调整,这种调整方式费时费力,并且不能保证调整精度。
在公路工程中有许多跨河或深沟的桥梁工程,其中高撴施工过程中的水准测量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对于高墩身水准测量的方法包括有:水准仪倒尺法、普通全站仪三角高程法、GPS直接测取或使用长卷尺直接测取法,这些测量方法都需要测量人员登上高撴顶部,在高墩顶面支立前视水准尺,由此不仅增加了因登高立尺而产生的测量难度,同时也给测量人员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准仪高度精调结构,以使水准仪的高度调整更加快捷、精度更高。使得其能够应用于高墩身水准测量,使测量过程便捷安全、测量精度高,能够满足公路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水准仪高度精调结构的特点是所述高度精调结构为一呈纵向设置的螺纹套筒结构,水准仪本体支撑在螺纹套筒结构中的外螺纹筒的顶部,螺纹套筒结构中的内螺纹筒支撑在水准仪脚架的顶部;在所述外螺纹筒和内螺纹筒之间进行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高墩身水准测量按如下过程进行:
1、选择与被测构件的顶面高程相当的地点分别架设水准仪和后视水准尺;要求被测构件的顶面高度以及后视水准尺的尺面读数都处于水准仪的可测范围内;水准仪距离被测构件与后视水准尺的视线长度相差不大于1m;
2、利用本实用新型调整水准仪的高度,使被测构件的顶面与水准仪中的水准标记丝线高度相平齐;
3、保持已调整的水准仪的高度,把水准仪转为朝向后视水准尺,定义此时水准仪中水准标记丝线在后视水准尺上的对应高度位置为后视点A;
4、利用已知水准点B测量后视水准尺上的后视点A的高程,所述后视点A的高程即为被测构件的顶面高程。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水准仪高度精调结构使水准仪的高度能够得到快速、精确的调整,彻底改观了已有技术中仅能利用水准仪三脚架在三个支撑脚上反复调整费时费力并且不能保证调整精度的状况。
2、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高墩身水准测量不需要在被测构件的顶面支立前视水准尺,避免测量人员登高带来的难度和不安全性,极为行之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高墩身水准测量中的选点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水准仪本体;2外螺纹筒;3内螺纹筒;4水准仪脚架;21后视水准尺;22被测构件;23水准仪。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为了使水准仪23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调整,提高水准仪23的测量精确度,本实施例中给出水准仪高度精调结构如图2所示,高度精调结构为一呈纵向设置的螺纹套筒结构,水准仪本体1支撑在螺纹套筒结构中的外螺纹筒2的顶部,螺纹套筒结构中的内螺纹筒3支撑在水准仪脚架4的顶部;使用中,首先调整水准仪脚架4以快速完成对水准仪23高度的粗调,再通过对螺纹套筒中外螺纹筒2和内螺纹筒3之间螺纹配合的细致调整准确定位水准仪23的精确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8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露天检测仪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挠度检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