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覆膜结构的传质传热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8338.9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昊永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6 | 分类号: | B01D3/16;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膜结构 传质 传热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油、化工设备中气液传质、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覆膜结构的传质传热元件,在气液接触的所有表面上都有覆膜结构的立体式传质元件,此覆膜结构起到了加速气液传质、传热的作用,尤其适于炼油、化工中使用的蒸馏、吸收塔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板式塔立式喷射传质元件的发明有很多,例如:立体传质塔板(ZL01221921.5)。但是它们都是采用原始的初级材料(钢板)进行加工而成,并没有考虑加工成元件的气液两相的接触表面结构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所以都采用了钢板出厂时的原始光滑平面结构,这大大影响了传质元件的气液传质性能。对于气液接触表面为光滑平面结构的立式喷射传质元件,光滑的平面结构一般只提供一次液体破碎成液滴,使得液滴在和气体进行传质的过程中液滴表面老化,降低了气液两相的传质、传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覆膜结构的传质传热元件,对塔板的表面进行了覆膜处理,使得制造的传质传热元件具有了一层利于气液传质传热的覆膜结构,提高了传质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覆膜结构的传质传热元件,包括包括塔板、侧板、顶板和膜,所述的侧板共有四块,由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围成一个桶结构,其顶端焊有顶板,底端焊在塔板上;所述的膜是在四块侧板和顶板上用磨具冲压而成,或者是直接压合、胀合、焊合在四块侧板和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膜的形状是带有突起或凹陷的图形,图形是规则图形或者是不规则图形,或者是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组合,膜的形状面积大于0且小于5cm2,高度和深度大于0且小于3mm;
前述的膜的形状是在膜的表面带有毛刺,毛刺的排列是规则排列或者是不规则排列,或者是规则与不规则排列的组合,毛刺长度大于0且小于3mm,毛刺与其所在膜的表面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
前述的塔板、侧板、顶板均由钢板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实用新型采用在塔板的表面进行了覆膜处理,使得制造的传质传热元件具有了一层利于气液传质传热的覆膜结构,此膜结构使液滴在运动过程中实现液滴的多次破碎和聚并,使得液滴表面时刻处于更新状态,提高了气液两相的传质、传热推动力,增强了气液两相传质、传热效果,从而提高了塔板的传质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膜的冲压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膜的压合、胀合、焊合放大图。
其中:1、塔板,2、膜,3、突起或凹陷的图形,4、毛刺,51、侧板一,52、侧板二,53、侧板三,54、侧板四,6、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具有覆膜结构的传质传热元件,包括塔板、侧板、顶板和膜,所述的侧板共有四块,由侧板一51、侧板二52、侧板三53、侧板四54围成一个桶结构,其顶端焊有顶板6,底端焊在塔板1上;所述的膜2是在四块侧板和顶板上用磨具冲压而成,或者是直接压合、胀合、焊合在四块侧板和顶板上。塔板是由钢板制成的。膜的形状是带有突起或凹陷的图形3,图形是规则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形、长圆形、弧型、椭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图形,或者是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组合,膜的形状面积大于0且小于5cm2,高度和深度大于0且小于3mm。膜的形状也可以是在膜的表面带有毛刺4,毛刺的排列是规则排列或者是不规则排列,或者是规则与不规则排列的组合,毛刺长度大于0且小于3mm,毛刺与其所在膜的表面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在立式喷射传质单元的气液接触表面覆上一层膜结构,该膜结构可以在加工材料上采用磨具冲压而成;也可以将预制好的膜结构直接压合、胀合、焊合在原加工材料上,制成复合材料,然后用于传质单元的加工。根据传质机理的表面更新理论,气液接触表面更新越快,传质、传热效果越好。当气液混合物在覆膜立式喷射传质元件内接触时,在膜结构的作用下,液体破碎成液滴,实现气液表面的最大接触面积;由于膜结构布满了整个传质元件,当气体夹带着液滴在传质单元内流动时,液滴就会在膜结构的作用下快速破碎和聚并,实现液滴表面的快速更新,从而提高了传质单元的传质、传热效果,提高了塔板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昊永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昊永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8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