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9127.7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怡丰;梁晓峰;傅心中;朱雪琦;张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26 | 分类号: | B41F3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印刷机 串墨辊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报业印刷的日益发展,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也大幅提高,印刷机内部的印刷滚筒和串墨滚筒的转速也随之提高。高速运转中的滚筒将产生的大量热量,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去,将对滚筒使用的安全性和印刷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现有印刷机结构中,串墨辊同时进行径向转动和轴向串动,而与之接触的匀墨辊和着墨辊只发生径向转动而不发生轴向串动,串墨辊与着墨辊以及匀墨辊之间由于长时间的高温度接触,所以由于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着墨辊的表面温度过高,导致油墨黏度减小,流动性强,分子间的聚力减小,极易发生油墨乳化和飞墨现象。在印刷操作中因“水大墨大”产生油墨乳化,在平滑的胶辊上形成了亲水基础,使它脱墨,是一种油墨中吸收润湿液过多而造成的印刷故障,导致大批量印品墨色深浅、浓淡不一致,文字不清,产生废报,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失。传统结构的串墨辊自身并不带有任何冷却功能,仅仅靠与匀墨辊及着墨辊间的温度差实现散热。随着印刷对于速度需求的与日俱增,在高速运转中的辊筒若仍采用传统的被动式散热,很容易造成辊筒的温度过高,严重影响其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它能降低串墨辊体的温度,使油墨的黏度提高,防止油墨乳化,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所66述印刷机上包括若干组串墨辊,每组串墨辊由若干根串墨辊体构成,每根串墨辊体分别通过连接在其两端的转轴跨接在所述印刷机的操作墙板和传动墙板之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水管、旋转接头及冷却水箱,其中:
所述串墨辊体为一两端封闭的空心辊;
位于所述操作墙板一侧的转轴为空心轴头,该空心轴头的空腔与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连通;
所述冷凝水管贯穿在所述空心轴头和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中,该冷凝水管在位于所述串墨辊体的空腔中的一段壁面上间隔均布地径向开设若干出水口;
所述旋转接头具有进水管、进水管接口、回水管及回水管接口,该旋转接头以其进水管与所述冷凝水管连通、而其回水管则与所述冷凝水管的外壁面与所述空心轴头的空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空心轴头的外端,并且其进水管接口和回水管接口均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冷却水箱上的排水口和进水口连通。
上述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供水管路包括通过软管连接的两级管路分配器及若干球阀,第一级管路分配器由两个管路分配器构成,第二级管路分配器由四个管路分配器构成,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一级管路分配器的出口与第二级管路分配器的进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机的串墨辊冷却装置的技术方案,在现有的印刷机串墨辊基础上增加串墨辊体内水循环装置,以降低串墨辊体的温度,从而使油墨的黏度提高,防止油墨乳化,保证了印品质量并使印品色彩鲜明美观,印刷效果大有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中供水管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中的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常规的印刷机包括若干组串墨辊,每组串墨辊由若干根串墨辊体构成,每根串墨辊体1分别通过连接在其两端的转轴2、3跨接在印刷机的操作墙板20和传动墙板3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印刷机的串墨辊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凝水管4、旋转接头5、冷却水箱6及供水管路,其中:
串墨辊体1为一两端封闭的空心辊;
位于操作墙板20一侧的转轴为空心轴头2,该空心轴头2的空腔与串墨辊体1的空腔连通;
冷凝水管4贯穿在空心轴头2和串墨辊体1的空腔中,该冷凝水管4在位于串墨辊体1的空腔中的一段壁面上间隔均布地径向开设若干出水口10;
旋转接头5具有进水管51、进水管接口52、回水管53及回水管接口54,该旋转接头5以其进水管51与冷凝水管4连通、而其回水管53则与冷凝水管的外壁面4和空心轴头2的空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间连通的方式连接在空心轴头2的位于操作墙板20的外端,并且其进水管接口52和回水管接口53均通过供水管路与冷却水箱6上的排水口61和进水口6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9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