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量传感器监测装置的传感器接口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9164.8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肖贤建;庄华;许永路;仲海洋;张雨;孙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汤志和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传感器 监测 装置 接口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开关量信号采集的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开关量传感器监测装置的传感器接口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监测环境的日趋复杂多变,往日简单、单一的信号采集系统已不能真实的反应所监测环境的现实情况,甚至会引起错误的结果,引起不可预见的后果。而且,随着人们日益的增长需求,对信号的丰富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信号采集的准确、快速,监测技术正在由过去的简单、人工的手段向智能化、多样化、高科技的方向发展。使用智能化的监测手段,不仅解放了大量人力,还提高了监测的效率与实时性,缩短了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发布的周期。信号分为模拟与数字两种,自然界的信号一般都是模拟信号,相比较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其抗干扰能力强于模拟信号。而且,对于信号处理电路,数字信号更容易处理,信息都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在寄存器中的。在控制系统中,有“模拟量”和“开关量”两种信号形式,对应模拟与数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关量传感器监测装置的传感器接口单元,以实现开关量信号的采集,提高监测的准确度,提高监测的有效性、实用性和智能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量传感器监测装置的传感器接口单元,其包括:二极管、反相器、触发器、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和滤波电容。
开关量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与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该二极管的阳极串接第一限流电阻后与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该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器的CLK端相连,触发器的 端与监测装置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传感器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清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器的CLR端相连;触发器的D端和PR端与一直流电源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经第二限流电阻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设有滤波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路信号采集的方式,增加了单位时间内信息采集的量,提高了采集效率,而且多路采集也提高了监测的准确度。且本设计采集电路功耗低。主芯片采用ATmega16L单片机,价格低廉,功耗低,支持JTAG仿真。且其代码执行效率是普通的CISC微控制器最高至10倍的数据吞吐量,大大的提高了信号采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量传感器的监测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中央处理单元的电路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传感器接口单元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3,本实施例的开关量传感器的监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与该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的传感器接口单元3、与该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的无线通信单元2、与该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的状态指示灯单元6、与该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的用于与PC机进行通信的RS485通信单元7、与该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的用于控制程序的在线调试的JTAG接口单元8、以及与所述传感器接口单元3相连的传感器组5。
所述传感器组5包括:多个开关量传感器;传感器接口单元3包括:二极管D1、反相器U6C、触发器U3A、第一限流电阻R11、第二限流电阻R14和滤波电容C6。
开关量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图2中的sig_1)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该二极管D1的阳极串接第一限流电阻R11后与反相器U6C(型号为MC74HC04ADTR2)的输入端相连,该反相器U6C的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器U3A(型号为SN74HC74DBLE)的CLK端相连,触发器U3A的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的传感器信号输入端(图2中的signal_1)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的清零信号输出端(图2中的signalCLR1)与所述触发器U3A的CLR端相连;触发器U3A的D端和PR端与一直流电源相连,所述反相器U6C的输入端经第二限流电阻R14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所述反相器U6C的输入端设有滤波电容C6。
如图2,中央处理单元1包括:微处理器U1、复位电路、晶振和电容组成的时钟电路,晶振Y1跨接C1(30pF)、C2(30pF) 两个电容连接至微处理器U1的“7”、“8”两个引脚;复位电路有按键S0、保护二极管D7、电阻R9、电容C7(20uF),复位信号连接至微处理器U1的“4”引脚。
电源单元中,有输入接口连至外部5V电源,经过电压转换芯片LM117-3.3转换至3.3V作为各模块的供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9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