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升程调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9287.1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升程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用调温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升程调温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普通调温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阀门1、支架2、感应器3、壳体4、弹簧5和密封件6等。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到初开温度以上时,感应器推杆7运动并带动阀门1开启,使部分冷却液进入大循环散热。随着发动机温度继续升高,阀门1继续开启,冷却液流量加大,散热加强,当阀门1达到全开状态时,大循环的流量达到最大,冷却系散热能力达到极限,发动机温度开始下降。随着发动机温度的下降,感应器推杆在弹簧5的作用下开始回落,阀门1逐渐关闭,通过大循环的冷却液流量也随着减小,发动机降温速度变慢,当发动机温度继续降低时,推杆继续回落,直至阀门1完全关闭,通过一段时间的动态调节,发动机温度在一定的合适温度范围内上下波动,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从而起到保护发动机的目的。
但是,目前感应器3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全开的升程在14mm以下,无法满足全开升程为16-20mm的顾客要求。为了满足顾客要求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加长感应器长度的方法,但是推杆在本体盖中滑动容易产生倾斜干涉,影响调温器性能,使产品寿命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全开升程可以达到16-20mm的大升程调温器,并且调温器性能好,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升程调温器,包括有阀门、支架、大升程感应器、壳体、弹簧和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升程感应器由两个沿轴向相对放置的感应器连接组成,每个感应器包括有推杆、本体盖、膨胀腔和传热壳,所述两个感应器的传热壳底部相连。
所述两个感应器的传热壳底部通过连接套筒连接。
所述两个感应器的传热壳底部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单个感应器的升程为8-10mm。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相对放置的感应器来组成新的大升程感应器,这样就避免了感应器过长时,推杆在本体盖中滑动产生的滑动干涉。本实用新型的调温器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感应冷却介质温度,膨胀材料融化,使感应器两端的推杆各自向外伸出,相当于两个现有调温器的效果,从而达到两倍的升程,充分保证更多的介质通过散热器散热,使发动机长期在稳定的温度下工作,真正实现长期保护发动机、降低能耗和平衡排放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调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1.阀门、2.支架、3.感应器、4.壳体、5.弹簧、6.密封件、7.推杆、8.本体盖、9.膨胀腔、10.连接套筒、11.大升程感应器、12.传热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大升程调温器包括有阀门1、支架2、大升程感应器11、壳体4、弹簧5和密封件6,大升程感应器11由两个沿轴向相对放置的感应器连接组成,每个感应器包括有推杆7、本体盖8、膨胀腔9和传热壳12,所述两个感应器的传热壳12底部相连,并且其中每个感应器的升程为8-10mm。在工作过程中,大升程感应器11通过感应冷却介质的温度,使膨胀腔9中的膨胀材料融化,感应器两端的推杆7各自向外伸出,相当于两个现有调温器,从而达到两倍的升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达到两倍升程的效果,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9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区用重型汽车空滤器
- 下一篇:新型油井测试仪测试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