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电钢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9899.0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海;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电 钢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导电钢圈。
背景技术
我国超硬材料合成设备主要是铰链式六面顶压机,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对合成块施加压力,提供高压条件;合成块两端设置导电钢圈,导电钢圈通电后提供高温条件。
传统的导电钢圈为博士帽式导电钢圈,包括圆形板和垂直于圆形板的圆形钢筒,其特点在于:从合成块两端加压时,由于导电钢圈中心为圆形钢筒,外围是叶腊石和白云石混合饼,圆形钢筒与叶腊石和白云石混合饼的密度不一致,传压性能不一致,叶腊石随着温度升高其体积会逐渐缩小,从而导致合成块中心压力大于四周压力,传压效果差;合成块加热时,电流从圆形钢筒通过,再分散到四周,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中心电流大于四周电流,电流向四周分散时,由于导电石墨纸材质、密度不均等因素,使电流分布不均匀,导致导电钢圈烧损,影响合成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压效果好、电流分布均匀、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导电钢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导电钢圈,包括圆形板和圆形钢筒,所述圆形钢筒外壁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为四块,四块支撑板呈辐射状均布于圆形钢筒外壁上。
所述支撑板与圆形钢筒端面相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包括圆形板和圆形钢筒,圆形钢筒外壁连接有支撑板,加压时,由于支撑板与圆形钢筒支撑连接,形成辐射状传压面,传压面积大,力量传递均匀,传压效果好;另外,通电加热时,电流通过圆形钢筒和支撑板向四周传递,电流分布均匀,使合成块受热均匀,同时有效保护导电钢圈免受烧损,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四块支撑板呈辐射状均布于圆形钢筒外壁上,使力量传递均匀和电流分布均匀,可有效提高传压效果和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新型导电钢圈,其包括圆形板1和圆形钢筒2,圆形钢筒2垂直固定在圆形板1中部。在圆形钢筒2外壁上呈辐射状均布连接有四块支撑板5,支撑板5与圆形钢筒2端面相平齐。为保证传压性能,在圆形钢筒2内、相邻支撑板5之间填充有叶腊石3和白云石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支撑板5与圆形钢筒2端部形成辐射状大面积传压面,力量传递均匀,传压效果好;另外,通电电流由支撑板5和圆形钢筒2向四周传递,电流分布均匀,使合成块受热均匀。
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5的数目可以为八块、十二块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9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纸质工艺品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车轮的防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