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离子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0096.7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49/10 | 分类号: | H01J4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刘勇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离子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谱仪,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气态样品电离的复合离子源。
背景技术
质谱仪是现代科学分析仪器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是现代分析科学最先进的手段之一。它是先将样品离子化,样品离子再通过预先设定的电场或磁场后,实现质荷比分离,并检测其相应峰强,从而达到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现代精密分析仪器。质谱法从最初的同位素分析,到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化学、地质学、生物化学、药物学、医学、石油化工、能源、环保和食品加工等许多方面不可缺少的分析检测手段。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质谱仪,其基本组成都是相同的。它都包括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系统、真空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六大部分。离子源是质谱仪的首要环节,它是使样品的中性原子或分子电离成离子,并通过电磁学原理引出离子束的装置。离子源的种类繁多,其中适合于气态样品的离子源主要包括电子轰击源(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EI)、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CI)、光致电离源(Photon Ionization,PI)等等。
电子轰击源是最早出现,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针对气态样品电离的一种离子源。季欧(季欧编.质谱分析法,上册,原子能出版社,1975年)介绍的电子轰击型离子源,它采用动能70电子伏特的电子束去轰击中性的气态分子,使之电离成带正电的离子。电子轰击源电离原理是:
M+e-——→M++2e-
电子轰击源具有电离效率较高,谱图重现性好和离子流稳定性好等优点。由于它属于一种硬电离源,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碎片离子,这些碎片离子提供了样品丰富的结构信息,是解谱的主要依据,但是不利的是碎片离子过多会造成谱图解析困难,特别是在对多种复杂组份混合样品的分析时,这个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光致电离源是采用光子代替电子轰击源的电子,常用的光子波长在紫外线波段,能量在10电子伏特左右。光致电离的反应机理为:
M+hv——→M++e-
相比于电子轰击源,PI源的缺点是碎片离子弱,样品结构信息少,电离效率低;优点是它以分子离子峰为主,而且能量分散小。因此,它非常有利于分析复杂混合物样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质谱仪,可综合电子轰击源和光致电离源这两种离子源的优点,不仅同时获得样品的碎片信息和完整的分子离子峰,降低谱图解析的难度,而且还可明显提高样品的利用率和离子化效率,进而提高质谱仪的灵敏度,适合于气态样品电离的复合离子源。
本实用新型设有电离室、样品引入导管、推斥极、离子引出极片、聚焦极片、出射极片、上栅网、反射镜、下栅网、玻璃窗、聚光镜、光子发射管和灯丝;
电离室为空腔壳体,空腔壳体的壳壁设有左通孔、右通孔、上通孔和下通孔,左通孔与右通孔同轴心线,上通孔与下通孔同轴心线,左通孔与右通孔的轴心线垂直于上通孔与下通孔的轴心线;推斥极封盖在电离室的左通孔上,引入导管右端与推斥极相连,引入导管与推斥极垂直,引入导管露于腔室外;离子引出极片、聚焦极片和出射极片由左向右依次设于电离室右端,离子引出极片、聚焦极片和出射极片均设有中心通孔,离子引出极片、聚焦极片、出射极片、推斥极和引入导管为同轴心线;上栅网和反射镜由下向上依次设于电离室上端,上栅网盖在电离室的上通孔上,反射镜固于电离室的上端面;下栅网、玻璃窗、聚光镜和光子发射管由上至下依次设于电离室的下端,下栅网盖在电离室的下通孔上,玻璃窗位于电离室的下端面,聚光镜设于玻璃窗下方,光子发射管设于聚光镜下方,下栅网、玻璃窗、聚光镜和光子发射管为同轴心线;灯丝设于电离室前端,灯丝对准设于电离室壳壁前端的电子束入射口,电子束入射口与电离室的左通孔与右通孔同轴心线。
所述电离室的截面外形最好为方形或圆形,电离室最好为不锈钢电离室。
所述推斥极片可由不锈钢、铝或铜等金属制成,推斥极片的中心通孔为样品引入孔。
所述灯丝最好选用钨丝、铼钨丝或等电子逸出率较高的灯丝。
所述上栅网和下栅网最好均为金属丝栅网,金属丝栅网可为不锈钢等金属丝;所述上栅网和下栅网的直径可为10~100微米,所述上栅网和下栅网的目数可为500~3000。
所述光子发射管为紫外波段光线产生装置,紫外波段光线产生装置可为紫外线灯、激光器等。
所述玻璃窗可为MgF2玻璃窗或石英玻璃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0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