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更换电池模式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0144.2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葛维春;罗卫华;冯松起;施毅斌;丛培贤;闫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5K7/2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 |
地址: |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更换 电池 模式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EV)的电池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采用更换电池模式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箱。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根据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技术和使用特性,目前存在交流整车充电、直流整车充电和更换电池组充电三种典型充电模式。
更换电池组充电是通过直接更换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来达到为其充电的目的,动力电池更换站对卸载下的电池进行统一充电。主要优点是有利于提高车辆使用效率,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还可以及时发现电池组中单个电池的问题进行维修工作,降低电池组放电深度,对于电池的维护和提高电池寿命具有积极意义,是电动汽车实现完全商业模式的最好方式。存在的缺点是现有的电池与纯电动汽车种类多,规格不统一,装卸困难,无法实现电池箱快速更换。
现有技术中对纯电池汽车的分组一般是由多个12 V或24 V的电池串联而成,为了能够分别安装在电动汽车中的不同位置处,通常将动力电池组分为多个小的电池组分散地进行布置,这样有利于电池组的机械化安装、拆卸和检修,但是不利于实现快速更换电池组,阻碍了纯电动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更换电池组充电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适用于更换电池模式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箱,并且改进了电池组与纯电动汽车的连接,可以实现快速更换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更换电池模式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组密封支架,主动力电池箱是由底板、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连接而成一体的,主动力电池箱上部连接有顶板;底板上设有滚轮,后侧板上连接有拉杆,后侧板上还设有带有动力线的电池供电插孔;在主动力电池箱内设有动力电池组,每个单个动力电池之间设有单个电池间的缓冲隔离绝缘环;辅助动力电池组、和低压辅助电池组和DC/DC转换器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方,主动力电池箱设置在电动汽车尾部的动力电池组密封支架内。
所述的动力电池组密封支架的上部设有挡板,动力电池组密封支架与挡板连接处前端顶部设有自然风吸入口,另一端顶部设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连接在车身尾部;在动力电池组密封支架内的前端设有的阻挡空气的挡板连接在密封支架上;第一弹簧圈连接在阻挡空气的挡板上,第二弹簧圈连接在挡板上,第三弹簧圈连接在电池箱出入门上,带有动力线的插头连接在动力线的电池供电插孔上。
所述的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顶板和后侧板均是高强度绝缘性好的环氧树脂绝缘板,并且各板上均设有散热孔。
所述的电池箱顶板上设有螺丝口。
所述的第一弹簧圈、第二弹簧圈和第三弹簧圈的外部均包裹有绝缘树脂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设计专用的电池箱,设计上充分考虑电池箱灵活装载和卸出,在电池箱上设计了双侧滚轮,方便电池箱灵活装卸;在电池箱四周设计了散热孔,设计了动力电池强制冷却系统,方便热量及时排除;在电池箱上设计了两个拉杆,方便推拉电池箱;合理设计电池箱与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通过全方位的绝缘弹簧圈,固定纯电动汽车内的电池箱;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确保主动力电池组与车辆的乘座区分离,防止高电压对人体造成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规范了电动汽车的电池箱,合理设计了电池箱与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既方便装卸,又能可靠工作,具有抗变形与防振能力,同时避免撞击、污染、爆晒、水浸泡。本实用新型可以推动纯电动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载主动力电池的电池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箱中主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电池在纯电动汽车中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8是电池箱在动力汽车内的机械固定与电气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0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卷芯极耳折弯装置
- 下一篇:卤钨灯管用卤素填充气体的预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