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款箱射频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096.9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江;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三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器,具体涉及款箱射频枪。
背景技术
银行款箱出入金库和网点长期以来基本是靠手工点验、统计,存在一些弊病:一、容易被相似的款箱调包,而被视为正常款箱入库,一旦被调包,等发现再追查,可能已经过去很长时间,追查、破案难度大;二、款箱普通挂锁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三、无法对款箱进行布防控制;四、款箱押运途中被打开不易发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款箱射频枪,由款箱射频枪对款箱进行自动扫描,及时布防,提高款箱运载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枪型罩壳内安装线路板、显示屏、接口、按钮和开关,各器件相互连接构成款箱射频枪;所述的线路板包括单片机、射频收发电路、通信模块、款箱布防/撤防模块、显示屏模块、锂电充放电/供电电路;射频收发电路由集成电路U1和晶振、阻容、电感元件组成,集成电路U1为Nordic公司2.4G微功耗、高性能射频单片无线收发芯片,16M晶振X1连接集成电路U1 XTAL1的11脚、XTAL2的12脚,C1、C2为配谐电容,选20-30P,ANT1的14脚、ANT2的15脚为射频天线输出端,电感L1、L2、L3、L4、电容C8、C9、C10、C11为天线匹配电感和电容,电感L1和L2、电容C8相连后接集成电路U1 XTAL1;电感L1 另一端和电感L3、电容C9相连后接集成电路U1 XTAL2;电感L2与电容C3、C4串联接地,同时接集成电路U1的 13脚,电感L3接电感L4和电容C10 的并联端,电感L4、电容C10并联的另一端串接电容C11输出到2.4G微带天线;电容C5、C6为集成电路U1芯片VDD电源滤波电容,电容C7接DVDD端;电阻R1接VDD端到集成电路 U1 IREF脚;集成电路U1的1-8脚、23脚和集成电路U2的17-20、12-16脚对应连接,集成电路U1射频芯片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经集成电路U2进行相应处理;集成电路U2是德州公司型号为MSP430F155的单片机,P1.0-P1.7、P2.0和集成电路U1的1-8、23脚相连,集成电路U1的工作由该9个脚控制;集成电路U2的XT2 IN和XT2 OUT为外接时钟,由晶振X2与电容C18、C19相连后分别接到集成电路U2的52脚和53脚;集成电路U2的54-58脚是单片机的程序写入端口,分别连接到JP1插座的1、3、5、7、9脚;集成电路U2的上电复位采用复位芯片IMP809,复位电压3.1V,当上电或者电压跌落时,产生复位信号电压,以防程序跑飞;复位芯片V1 Reset端接集成电路U2的RST/NMI端的58脚,低电平复位,复位芯片V1输入端接Vcc;集成电路U2的P4.1为蜂鸣器驱动端,单片机有电子标签信号处理时,将在此端口产生800Hz脉冲触发信号,连接到三极管Q1-b极,蜂鸣器正极接VCC,当三极管Q1被触发导通,蜂鸣器将按照800Hz信号发声,Q1为NPN型三极管;同时集成电路U2 的P5.5相应输出低电平,通过电阻R4降压连接到发光二极管LED 2负极,使得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接Vcc;集成电路U2的P3.5、P3.6、P3.7为连接显示屏驱动电路的控制端口,P3.5接到显示驱动芯片U4(HT1621B)DATA脚,P3.6接到集成电路U4 的WR端,P3.7接到集成电路U4 的CS端;集成电路U4 ( HT1621)为HOLTEK LCD驱动芯片,HT1621是128点、内存映象和多功能的LCD驱动器,包括LCD模块和显示子系统,用于连接主控制器和HT1621的管脚有4条或5条;/CS:片选,BZ:声音输出,/WR, /RD, DATA:串行接口,COM0-COM3, SEG0-SEG31:LCD输出,/IRQ:时基或WDT溢出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三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三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