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单侧降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121.3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康景文;郑建新;黄炼红;吴福兵;符征营;颜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降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用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限制抽取地下水区域的单侧降水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均会广泛抽取地下水,其抽取地下水时采用降水管作为护井,地下水则通过分布在降水管管壁上的透水孔进入井中,由于现在所使用的降水管其透水孔均是均匀分布在管壁上的,因而处于降水管周围各个区域的地下水均可进入降水管中,并进而会被抽出。如果在抽水量较大的场合则会使地面下沉,并会对降水管旁边的建筑产生破坏,严重地甚至会使建筑彻底损坏。因此开发一种可限制抽取地下水区域的降水管有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降水管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单侧降水管,这种改进型单侧降水管不仅可以使地下水进入降水管中,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所抽取地下水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降水管的管壁上设有透水孔,并将透水孔设置在管壁的同一侧面上,其中中部位置的透水孔密度较高,而两侧的透水孔密度较低。地下水通过透水孔进入降水管中进而被抽出,而在未设有透水孔的管壁一侧其地下水由于不能进入降水管中则不会被抽取,由于透水孔两侧的密度较底,其进水量也相对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控制抽取地下水的区域,防止对基坑一侧的建筑产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使地下水进入降水管中,而且可以有效控制降水管周围各区域地下水的进入,确保了降水管周围建筑的安全,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码说明:1管壁;2透水孔。
如图1、图2所示,在降水管的管壁(1)上设有透水孔(2),并且将透水孔设置在管壁的同一个侧面上,其中透水孔中间区域的密度较高,而两侧的透水孔密度较低。在实际运用中,为了提高单侧降水管的使用效果,一般将透水孔的分布区域限制在管壁同一个侧面上的0°-180°之间,这样可以有效将未设置有透水孔一侧的地下水阻挡在外,防止其进入降水管中,而在产品的运用中则是将未设置有透水孔的一侧管壁靠向建筑方向,这样即有效保存了建筑下方的地下水,并且透水孔远离建筑方向的密度较高,而靠近建筑方向的密度较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物下方的地下水进入,防止建筑物的地基下沉,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吸波涂层装置的滚头结构
- 下一篇:支重轮的水性漆喷涂固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