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防误踩加速踏板强制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194.2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昭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T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防误踩 加速 踏板 强制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车安全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止驾驶员误踩加速踏板(油门)的强制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汽车驾驶也逐步由职业型向为工作、生活、求职服务的技能型的方向转变,由此越来越多人正在走向汽车驾驶的行列。在行车过程中,特别是初学驾车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错把加速踏板当作制动踏板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目前汽车的结构设计,无法防止此类误操作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现有汽车在紧急制动时驾驶员误踩加速踏板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工作稳定的汽车防误踩加速踏板强制制动装置。该装置在正常踩踏加速踏板(即慢踩加速踏板)时不起强制制动作用,汽车正常行驶;而在快速踩踏加速踏板(即遇紧急情况驾驶员误将加速踏板当作制动踏板踩踏)时则可使汽车强制制动并停车。在放松加速踏板后,该装置能够自动解除制动,使汽车迅速恢复到制动前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加速踏板的下方和制动踏板的上方分别设置一加速踏板油缸和制动踏板油缸。加速踏板油缸和制动踏板油缸分别通过杠杆与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铰接。加速踏板油缸一路通过浮动阀与储液室相通,另一路通过重阀和单向阀总成与制动踏板油缸相通。重阀上端设有使其落座关闭的重阀弹簧,重阀内部设有单向阀及单向阀弹簧,重阀上端内侧为单向阀的阀座。为了增强制动效能,制动踏板油缸直径比加速踏板油缸的要小些。
当慢踩加速踏板时,由于加速踏板油缸的液压力上升慢,浮动阀不能关严,油液便进入储液室,同时重阀在其重力和重阀弹簧的作用下关闭,油液不能进入制动踏板油缸,因此制动踏板不动作,不实施强制制动。
当遇紧急情况,快速误踩加速踏板时,加速踏板油缸的液压力迅速上升,浮动阀在液压力作用下关闭,同时重阀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打开,油液便进入制动踏板油缸推动制动踏板实施强制制动,使汽车减速停车。
当危险解除时,重阀在制动踏板油缸的液压力和重阀自重的作用下落座关闭,与此同时,单向阀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打开,使制动踏板油缸中的压力降低,解除制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不影响加速踏板正常操作的前提下,可以避免驾驶员因紧急情况误踩加速踏板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便于现有车辆的改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速踏板;2-加速踏板油缸;3-浮动阀;4-储液室;5-重阀;6-单向阀弹簧;7-单向阀;8-重阀弹簧;9-制动踏板油缸;10-制动踏板;11-制动踏板油缸杠杆;12-加速踏板油缸杠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图1中,加速踏板(1)的下方和制动踏板(10)的上方分别通过加速踏板油缸杠杆(12)和制动踏板油缸杠杆(11)铰接一加速踏板油缸(2)和制动踏板油缸(9),加速踏板油缸(2)一路通过浮动阀(3)与储液室(4)相通,另一路通过重阀(5)和单向阀(7)总成与制动踏板油缸(9)相通。浮动阀(3)左侧压力低时处于浮动状态,即开启状态,使油液与储液室(4)相通,压力高时浮动阀(3)则处于关闭状态。重阀(5)上端设有使其落座关闭的重阀弹簧(8),重阀(5)内部设有单向阀(7)及单向阀弹簧(6),重阀(5)上端内侧为单向阀(7)的阀座。重阀(5)下端压力低时将在重阀弹簧(8)和重阀自重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压力高时则打开使油液进入制动踏板油缸(9)。单向阀(7)在单向阀弹簧(6)的作用下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当制动踏板油缸(9)的压力高时则打开使油液流回加速踏板油缸(2)。
正常行驶时,踩踏加速踏板较慢。当慢踩加速踏板(1)时,由于加速踏板油缸(2)的液压力上升慢,浮动阀(3)不能关严,油液便进入储液室(4),而重阀(5)在其重力和重阀弹簧(8)的作用下关闭,油液不能进入制动踏板油缸(9),因此制动踏板不动作,即慢踩加速踏板时,此装置不起作用,汽车正常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昭,未经徐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消音器的伸缩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反光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