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流量发动机分支压力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356.2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56 | 分类号: | F02K9/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发动机 分支 压力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支压力平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阀后容腔较大且抗水击能力较弱的特殊结构发动机控制阀的小流量发动机分支压力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在进行分支压力平衡时一般均采用阀前设置限流部件的技术对该分支流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阀门入口压力。但在某型液体姿轨控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由于采用特殊结构控制阀门,导致采用传统的分支压力平衡技术时发动机起动响应特性不满足指标要求,参见图1。经过分析和试验验证,发现是阀后容腔较大造成的。当在阀后容积过大时,受阀前限流部件节流影响,充填时间显著延长,进而影响发动机的起动响应特性。该影响在小流量系统上更为明显。另外,该阀在阀后水击压力较高时极易发生故障,导致动作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且成本低廉的小流量发动机分支压力平衡装置,既提高发动机起动响应特性,同时降低阀后水击压力,提高阀门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小流量发动机分支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电磁阀的阀前导管上的阀前限流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磁阀和推力室之间的阀后限流部件。
上述阀前限流部件的小孔直径大于阀后限流部件的小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小流量分支压力平衡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发动机起动响应特性,降低了阀后水击压力。本实用新型在保留电磁阀现有设计结构的前提下,利用阀后限流部件的小孔节流原理进行分支压力平衡,而利用阀前限流部件的小孔节流原理抑制阀门打开瞬间的充填流量,进而降低阀后水击压力,使阀门能够正常工作。
2、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阀门工作可靠性,同时成本低廉、简单易行。本实用新型为降低阀后水击压力,提高阀门工作可靠性,在阀前设置一个孔径相对较大的限流部件。其在额定流量下尽量不承担节流降压的作用,以降低系统压力调节难度。但在阀门打开瞬间,可以明显抑制充填流量,以此来降低阀后水击压力,改善阀门工作环境,提高阀门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小流量发动机分支压力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流量发动机分支压力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阀前导管;2-阀前限流部件;3-电磁阀;4-阀后限流部件;5-推力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流量发动机分支压力平衡装置是针对电磁阀3的阀后充填容积较大且水击适应性较弱而设计的一种小流量发动机压力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电磁阀3的阀前导管1上的阀前限流部件2和设置在电磁阀3和推力室5之间的阀后限流部件4,且阀前限流部件2的小孔直径大于阀后限流部件4的小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原理:本实用新型将用于调节流量,平衡分支压力的限流部件(一般来说孔径较小)移至阀后,避免其小孔节流对充填阀后容腔的影响,提高发动机响应特性。同时为降低阀后水击压力,提高阀门工作可靠性,在阀前设置一个孔径相对较大的限流部件,其在额定流量下尽量不承担节流降压的作用,以降低系统压力调节难度。但在阀门打开瞬间,可以明显抑制充填流量,以此来降低阀后水击压力,改善阀门工作环境,提高阀门工作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空滤器与工具盒总成
- 下一篇:带有油改气系统的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