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425.X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卉;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卉;田超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尤其是一种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皮下积液,其发生率达到6%-42%,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更直接影响术后其他治疗的正常进行,并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引流或注射器穿刺抽液,目前,所使用的穿刺引流装置一般采用常规的穿刺包,包括穿刺针,注射器,连接软管和流量控制开关,使用时,将穿刺针插入病人的体内,拉动注射器的针拴,积液顺着穿刺针进入到注射器的针管内,当注射器的针管内抽满积液时,关闭连接软管上的流量控制开关,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病人体内,然后拔出注射器,排出注射器内的积液。该穿刺包由于注射器的针管容积较小,仅能够满足积液常规检查时少量标本的采集需要。对于针对排出体内大量积液的采集,医生只能用注射器反复抽取积液,其操作繁琐,医生的劳动强度较高,由于反复抽取积液次数较多,操作时间较长,抽取速度不宜控制,增加了病人感染机率及组织器官损伤机率,额外给病人带来病痛,而且医生需要助手协助才能完成穿刺,增加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集大量积液时操作方便、能减少病人痛苦的穿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注射器,还包括负压引流器,所述穿刺针、注射器和负压引流器分别连接在三通管的三个管路接口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负压引流器与三通管之间由引流管连接,引流管上设置有节流阀。
进一步的是,所述穿刺针与三通管之间由引流管连接,引流管上设置有节流卡。
进一步的是,所述负压引流器上设置有排液孔,排液孔上设置有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穿刺引流装置进行大量积液采集时,积液在负压和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流入到负压引流器中,操作方便,医生无需用注射器反复抽取积液,即可完成积液的采集工作。为患者提供了持续的负压引流,最终将积液引流干净,促进组织愈合。该穿刺引流装置大大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减少病人的病痛,安全性较高,而且该穿刺引流装置时单人即可操作,不需要助手协助,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刺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穿刺针1、节流卡2、排液孔3、三通管4、注射器5、节流阀6、负压引流器7、堵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注射器5,还包括负压引流器7,所述穿刺针1、注射器5和负压引流器7分别连接在三通管的三个管路接口上。
使用该穿刺引流装置进行大量积液采集时,积液在负压和重力的作用下可直接流入到负压引流器7中,操作方便,医生无需用注射器5反复抽取积液,即可完成积液的采集工作,大大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减少病人的病痛,安全性较高,而且该穿刺引流装置时单人即可操作,不需要助手协助,降低了人力成本。
为了使用方便、美观,所述穿刺针1、注射器5、负压引流器7分别连接在三通管4的三个管路接口上。
所述穿刺针1与三通管4之间由引流管连接,引流管上设置有节流卡2。该节流卡2在穿刺针插入病人身体前将穿刺针1的引流管密闭。所述负压引流器7与三通管4之间由引流管连接,引流管上设置有节流阀6。通过观察病人的身体反应,调节节流阀6控制积液的流出速度,可避免因急速过度抽吸积液引起病人的痛苦。所述引流管采用乳胶管制作而成,取材方便,成本较低,而且在安装整个装置时能方便的摆放在最佳位置。
所述负压引流器7上设置有排液孔3,排液孔3上设置有堵头8。该堵头设置为常闭。在一个周期内,需要排除负压引流器7内的积液,此时,关闭节流阀6,防治气体反流入积液腔,打开排液孔3,排出积液,再压缩负压引流器7,关闭排液孔3,保持负压引流器7的负压状态,打开节流阀6,继续引流,通过观察多个周期内引流量的变化,判断患者病情有无好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卉;田超,未经李卉;田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医用诊疗设备的自动进液装置
- 下一篇:流体钡注射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