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精锻盘丝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441.9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雄飞冷精锻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06 | 分类号: | B23B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精锻盘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盘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冷精锻盘丝。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卡盘包括卡盘的盘体、卡爪,盘体内设有盘丝,盘丝的前端面与卡爪螺纹连接,盘体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工具孔,工具孔一般为三个,工具孔中设有驱动盘丝的伞齿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爪卡盘(授权公告号:CN201833009U),其包括三爪卡盘本体,在三爪卡盘本体的三个伞齿上分别设置卡位结构;分别设在三个伞齿上的卡位结构与被加工工件的相应部分的外形对应,被加工工件夹持在卡位结构内后,被加工工件的轴心与三爪卡盘本体的轴心对应;卡位结构与各自伞齿的连接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卡位结构与各自伞齿的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实现结构是,在伞齿上部和卡位结构的底部设有对应的滑轨和滑槽,在滑轨和/或滑槽的一端设有阻挡装置,使卡位结构在三爪卡盘本体的圆心相反方向上,不能滑出伞齿,对应于被加工工件的外形,卡位结构也有多种,多种卡位结构的底部设有对应的滑轨或滑槽是相同的。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机床三爪卡盘的结构(授权公告号:CN102059364A),其是由:三爪卡盘体;调节齿轮;齿圈;卡爪;卡盘挡屑板;弹性密封圈;卡盘外联接盘;卡槽;卡爪组成;在卡盘挡屑板的外圆中部位置上开有一卡槽,嵌入一弹性密封圈。但是这两种卡盘采用的盘丝的锥齿部分都是通过铣齿加工而成,铣齿后材料内部组织结构会严重破坏,强度明显降低,齿形切削加工后面粗度、精度非常不稳定,严重影响质量。且劳动强度大,加工时间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冷精锻盘丝,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卡盘采用的盘丝的锥齿部分都是通过铣齿加工而成,铣齿后材料内部组织结构会严重破坏,强度明显降低,齿形切削加工后面粗度、精度非常不稳定,严重影响质量,且劳动强度大,加工时间长,效率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圆环形的盘丝本体,所述的盘丝本体其中一端外缘为锥面,锥面上设有与伞齿轮啮合的冷精锻锥齿,盘丝本体另一端外缘设有与卡爪配合的丝扣,丝扣为螺旋形排布。当伞齿轮和卡盘的盘体连接后,可以在键槽处安装齿轮键销将其固定。伞齿轮的锥齿与卡盘的盘丝配合后,旋转的伞齿轮即可传动卡盘。盘丝本体的端面可以靠着挡盖,冷精锻锥齿可以有3个伞齿轮连接,盘丝的丝扣处可以配有三块卡爪,转动后带动卡爪实现自定心夹紧工件或松开工件。冷精锻锥齿可以先通过温挤,然后再进行冷精锻完成,这样产品的精度较高。丝扣可以通过数控车床设备,采用专用刀具加工出丝扣,保证了丝扣的宽度和深度要求,不会造成乱牙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的盘丝本体内径的两端都设有倒角。倒角能够便于盘体插入盘丝的内径。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盘丝的锥齿采用冷精锻加工制成,其内部金属流线完好、清晰、无断裂,产品质量较高,传动平稳性、啮合有效性、齿厚均匀性较好,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盘丝本体1、冷精锻锥齿2、丝扣3、倒角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一种冷精锻盘丝,如图1、图2,包括圆环形的盘丝本体1,盘丝本体内径的两端都设有倒角4。盘丝本体其中一端外缘为锥面,锥面上设有与伞齿轮啮合的冷精锻锥齿2,盘丝本体1另一端外缘设有与卡爪配合的丝扣3,丝扣为螺旋形排布。
使用时,将盘丝的冷精锻锥齿2与三个伞齿轮连接,伞齿轮转动后盘丝也跟这转动,盘丝的丝扣3配有3个卡爪,转动后带动卡爪实现自定心夹紧工件或松开工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雄飞冷精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雄飞冷精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