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履带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1639.7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9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奇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30 | 分类号: | B62D55/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履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式行走机构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履带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式行走机构是大型机械整机的支承件,用来支承整机的重量,承受机构在作业过程中产生作用力,并完成整机行进、后退、转移和作业移动。由于其具有着地面积大、着地压强小、与地面粘着力较强,且所能提供的驱动力大,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等领域,如挖掘机、推土机、桩工机械等重型机械的行走机构。
履带式行走机构一般是在底盘两侧布置一对带有驱动装置的双履带结构,每个履带机构由一个驱动轮,一个引导轮和多个支重轮组成,履带环绕在驱动轮、引导轮和多个支重轮上。这样履带式行走机构就存在一个履带张紧的问题,需要设置履带张紧装置,使履带链条张紧,让履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目前,现有技术中履带张紧装置大多采用的是弹簧张紧装置,由于弹簧的弹力与结构尺寸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弹簧尺寸过小,其弹力不足以将履带保持在张紧状态,弹簧的尺寸过大,履带本身的体积也要相应增大,所以受履带机械结构的限制,设计和制造均为不便。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张紧装置大都存在结构复杂,不利于安装与拆卸,维修维护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容易的新型履带张紧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新型履带张紧装置,包括连接支架、油缸、弹簧及固定机座,所述连接支架设有一空腔,空腔内固设有一间板,油缸的活塞杆伸入空腔内并且自由端与间板相连接,活塞杆套设有一轴肩,油缸缸体与连接支架可活动连接,油缸底座固设于固定机座上,弹簧套装于活塞杆上,弹簧的一端抵设于间板,另一端抵设于活塞杆的轴肩上,连接支架远离油缸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引导轮的腔位。
进一步的,所述间板上设有一轴孔,活塞杆的自由端嵌设于轴孔内。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缸的活塞杆与弹簧的配合,当油缸加压注油时,使活塞杆向外推出顶压连接支架上的引导轮,套装在活塞杆上的弹簧,使履带获得一定的预张紧力,以达到张紧履带的目的,且当履带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冲击时,冲击力的变化使弹簧不断地伸或缩,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制造,且安装与拆卸容易,便于维修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履带张紧装置,包括连接支架1、油缸2、弹簧3及固定机座4,所述连接支架1设有一空腔11,空腔11内固设有一间板12,所述间板12上设有一与油缸2的活塞杆21自由端相匹配的轴孔121,油缸2的活塞杆21伸入空腔11内并且自由端嵌设于间板12的轴孔121内。活塞杆21套设有一轴肩22,油缸2缸体与连接支架1可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方式为:连接支架1与油缸2相对应的一端设有一后壁13,后壁13上设有一与油缸2缸体相对应的轴孔131,油缸2缸体上端部分插设于该轴孔131,并在轴孔131内可活动。油缸2的底座23固设于固定机座4上,弹簧3套装于活塞杆21上,弹簧3的一端抵设于间板12,另一端抵设于活塞杆21的轴肩22上,连接支架1远离油缸2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引导轮5的腔位14。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奇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奇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1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