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3213.5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何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新虞仪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炉习惯上是指把金属加热到轧制成锻造温度的工业炉。以钢铁为例,在锻造和轧制生产中,钢坯一般在完全燃烧火焰的氧化气氛中加热,采用不完全燃烧的还原性火焰来直接加热金属,达到无氧化或少氧化的目的。加热时料坯在炉内依锻造和轧制的节奏连续运动,炉气在炉内也连续流动。整个过程中,加热炉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变化,否则炉温不均匀会导致钢板退火不均。
现有技术在加热炉中设置温度采样点,温度探头一端与该采样点相连,一端与加热阀门相连。当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时关闭加热阀门,切断热源。由于加热有滞后现象,阀门关闭后炉内温度仍会继续上升。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温度采样点少、阀门直接关闭和温度控制精度差。因此,需要一种能精确控制炉温的装置来满足高端金属材料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采样点分布更加合理,阀门可随温度升高部分关闭或提前全部关闭,从而精确控制加热炉温度。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探测元件、控制单元和控温阀门,控制单元分别与温度探测元件和控温阀门连接。
优选的是,温度探测元件包括热电耦或热电阻。
优选的是,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加热炉上有温度采样点,该温度采样点均匀分布在加热炉顶面和侧面。
优选的是,温度探测元件安装在所述温度采样点处。
优选的是,控制单元为无触点控温。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可以精确控制加热炉温度,防止局部炉温不均,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也提高了加热炉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热炉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识为:1、采样点;2、加热炉;3、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探测元件,控制单元和控温阀门。该控制单元一端与温度探测元件相连,另一端与控温阀门相连。
温度探测元件包括热电耦或热电阻,也可为其他热敏元件替代。
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加热炉上有温度采样点1,该温度采样点1是均匀分布在加热炉2顶面和侧面的通孔。温度探测元件安装在温度采样点1处,通过测量该温度采样点1处的温度来反映加热炉内的金属板3的加热温度,并将该探测到的温度值输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据此控制各个温度采样点1处热源阀门的开启大小或开闭。此处热源可以为气体燃料,如天然气、煤气,也可为重油或煤。
控制单元可以为无触点控温,也可用其他控制方式替代。
由于加热升温有滞后现象,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设定目标温度以逐步调节控温阀门开闭或阀门开启大小,来防止局部炉温突破额定温度。以钢板冶炼为例,设定额定温度为900℃时,达到额定温度的80%,即720℃时关小控温阀门;当温度继续升高到额定温度的90%,即810℃时可完全关闭控温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优点:采样点分布密度更高,测温更加精确;控制单元在温度升高到额定温度前可部分关闭阀门,也可提前全部关闭阀门,防止阀门关闭后炉温继续升高突破额定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加热炉温度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自动控制装置可以精确控制加热炉温度,防止局部炉温不均,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也提高了加热炉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新虞仪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新虞仪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3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像素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交通信号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