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线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3440.8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1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戴翔胜;潘莉;曾祖强;张峰;刘欢;王赫;官金兴;徐翔;周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04 | 分类号: | B65H7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王玉梅 |
地址: | 210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线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地线缠绕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线是我们变电运行工作中最常用的安全工具之一。设备停电工作时在相应位置必须装设接地线。但是,接地线的短接线比较长,且均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软铜线,加上线夹的重量,(例如1付110kV接地线重量大多达到12公斤以上),在实际捆绑过程中费力又费时。
平时工作中收纳、缠绕一付接地线需要2人同时协作进行。 由于接地线重量大,线杆长 ,操作起来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在收纳接地线的方法过于原始简单,费时费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地线缠绕装置,包括固定盘、转动盘和连线装置;转动盘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在固定盘上方;所述连线装置安装在转动盘上。
前述固定盘自重、尺寸均大于转动盘,能够平稳的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保证整个装置不移动、不倾倒;连接管均牢固的和转动盘连接,且一根连接管内套接一根接地线的绝缘杆,旋转转动盘,接地线在离心力的带动下,可以轻松缠绕在绝缘杆上,并将所有的绝缘杆绑在一起,绕好后,将缠绕好的绝缘杆取下即可收藏。
为进一步保证整个装置不移动、不倾倒;前述固定盘、转动盘和连线装置的重心重合。
前述转动装置为轴承。
前述连线装置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个数在三个以上。由于现有的接地线数目多为三根到四根,且每根接地线端头都设有绝缘杆,因此,连接管个数为三个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当连接管个数为三时,连接管呈品字形排布;当连接管个数为四时,连接管呈口字形排布。这种排布较为紧凑,有利于减小接地线缠绕好后的体积,便于收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现有缠绕方式费时费力的问题,原来的2人同时协作操作的工作通过此装置可以由单人操作缠绕接地线,且操作方便,节约时间和人力,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盘1、转动盘2和连接管3;前述固定盘1自重、尺寸均大于转动盘2,能够平稳的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保证整个装置不移动、不倾倒;转动盘2通过轴承4连接在固定盘1上方,前述固定盘1、转动盘2和连接管3的重心重合;连接管3安装在转动盘2上;所述连接管3个数为三,且呈品字形排布。
使用时,将三根接地线的绝缘棒依次插入三根连接管3内,旋转转动盘2,并使连接管3带动绝缘棒一起旋转,接地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动缠绕在绝缘棒上,并将三根绝缘棒牢固的绑在一起,绑好后,将绝缘棒拔出连接管3,并加以收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3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纱管
- 下一篇:打码机上色带芯锁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