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弹子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4140.1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7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洪;束伟国;束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束伟中 |
主分类号: | E05B67/24 | 分类号: | E05B67/24;E05B67/38;E05B27/10;E05B19/08;E05B19/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弹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盗弹子锁。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锁都是保障财物安全的必需品,其安全
程度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许多制锁厂商研制的各种锁具,主要分电子锁和机械锁两大类。电子锁一般来说价格比较高,普及比较困难,并且其安全性能也并非特别高;机械弹子锁的品种较多,价格较低,其弹子通常都是实心圆柱体,分别安装在锁体弹子孔和锁芯弹子孔内,形成弹子组,锁体弹子的一端在弹子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插入锁芯弹子孔,销住锁芯,使其不能转动,从而实现了弹子锁的锁定功能,但是目前的弹子锁多为单排弹孔结构,弹子外漏且锁槽容易插入异物,同时编码量相对较少,很容易被破解。申请号为“20092004220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盗锁,其钥匙插入方式由传统的直向插入改为向下插入,无法以非匹配钥匙或起子等异物直接插入,而且其弹孔排数有三排,弹孔数量变化组合多样,编码量大,提高了破解的难度及防盗性能。但是在锁具技术进步的同时,不法分子的偷盗技术也在随之进步,他们通过专用的工具可以拨动外露的弹子,然后带动锁芯转动,从而将锁打开,因此该防盗锁的安全性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的防盗弹子锁,能够进一步提高锁具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盗弹子锁,它包括锁杆,所述锁杆头部内侧安装有内锁芯和外锁芯,所述内锁芯一侧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芯轴,所述外锁芯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所述芯轴两边左右对称设置有一排弹孔I,所述芯轴正下方设置有隐形弹孔I,所述隐形弹孔I与其两侧相邻位置的弹孔I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轴孔两边左右对称设置有一排弹孔II,所述轴孔正下方设置有隐形弹孔II,所述隐形弹孔II与其两侧相邻位置的弹孔II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弹孔II的位置与弹孔I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隐形弹孔II的位置与隐形弹孔I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锁杆头部外侧设置有保护套。
所述保护套包括固定部和防护部,所述固定部与锁杆头部外缘面相连接,所述防护部固定连接于固定部上方,所述固定部端面上开设有限位孔,固定部外缘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销孔II,所述防护部端面上开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与限位孔相连通,所述限位孔由相互连接的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
所述限位孔的圆弧段呈半圆形、左四分之一圆形或右四分之一圆形。
所述内锁芯外缘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凹槽I,所述外锁芯左右两边外缘面上对称设置有台阶。
一种所述的防盗弹子锁相配合的钥匙,它由手柄、弯折连接部和钥齿部组成,所述钥齿部上设置有两条与锁槽中凹槽II相对应的钥齿。
所述手柄呈梅花形、圆形或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弹子锁,其隐形弹子位于底部,不容易被小偷发现并拨动,而且即使小偷凑巧拨动左右两排弹子和隐形弹子,当内锁芯转动一小角度时,外锁芯内的弹子会弹入内锁芯隐形弹两侧相邻的弹孔内,从而锁死锁具使小偷无法打开,大大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能;
锁杆头部外侧设置有防护罩,其防护部限制了小偷的操作空间,使大多数偷窃工具无法插入锁具开口内,进一步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能;
内锁芯外缘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凹槽I,外锁芯左右两边外缘面上对称设置有台阶,减少了锁具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弹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套的另外两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与本实用新型防盗弹子锁相配合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右视图。
其中:
U型杆1
销2
锁杆3
锁片4
内锁芯5
外锁芯6
保护套7
钥匙8
芯轴5.1
弹孔I5.2
隐形弹孔I5.3
锁槽5.4
凹槽I5.5
销孔I5.6
凹槽II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束伟中,未经束伟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4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