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机械拔纱的锭子的改进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4160.9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华卫国;华峰;尹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集聚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04 | 分类号: | D01H7/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机械 锭子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锭子,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机械拔纱的锭子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纺织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是使我国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必由之路。
落纱工是传统细纱机车间的主要用工之一,所以落纱自动化是细纱车间自动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解决拔管及插管问题则是实现落纱自动化的核心难题,目前来说,机械拔纱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细纱机都是使用图1所示普通锭子5(包括光杆和铝套管锭子),它的尾纱是成圈状绕在纱管1下端锭杆上的。当使用人工拔纱方式时,拔纱工的拔纱操作是以手臂肘为轴心的摆动式拔纱,纱管1沿着一个向上向后的弧线轨迹移动,尾纱末端会沿锭杆外圆的切线方向被扯断,这样就会有多圈尾纱绕在纱管1下端的锭杆上,成为下次开车时的头纱。但当使用机械拔纱的时候(如图2所示),由于拔纱机械手通常只会沿锭杆的中心线垂直向上直线拔起纱管1,这样通常会使成圈状的尾纱沿锭杆中心线全部向上拉起,直到尾端被钢丝圈3扯断,在纱管1下端的锭杆上几乎没有尾纱缠绕,从而失去了下次开车时的头纱。这就是造成包括自动拔纱在内的所有机械拔纱方式中断头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对现有的用于细纱机上的锭子进行合理改进,使锭子适用于机械拔纱,大大降低机械拔纱的断头率,加快了包括自动拔纱在内所有机械拔纱方式的普及推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机械拔纱的锭子的改进,包括锭子,锭子配有与其在同一轴线上的钢领,钢领的跑道上装有可沿着跑道回转的钢丝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上紧固有与其同轴的挡纱盘,挡纱盘为圆形,挡纱盘外缘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沿周向均布的缺口,缺口用于纱线穿过;所述挡纱盘上设有割纱刀,割纱刀的刃口与挡纱盘的缺口位置相对应,割纱刀用于切断从其对应缺口内穿过的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锭子上过盈配合连接有尾纱环,尾纱环的外周表面为圆形,所述挡纱盘同轴固定在尾纱环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割纱刀是一个扁圆盘,割纱刀同轴固定在挡纱盘上,割纱刀的圆周边缘磨砺形成刃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割纱刀由对应嵌装在挡纱盘外缘缺口内的刀片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纱盘外缘缺口内的刀片刃口为弧形,所有刀片的刃口在同一圆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纱盘下端面上设有一圈斜向下向中心收缩的凸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纱环外周表面上开有两条以上的沿尾纱环轴线方向的割纱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割纱槽的深度由其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纱环外周表面进行粗糙处理,以防止缠绕于尾纱环上的纱线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纱盘和尾纱环的材料采用铝合金或尼龙;所述割纱刀的材料采用金属或陶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锭子上增设挡纱盘和割纱刀,当拔纱机械手沿锭杆的中心线向上直线拔起纱管时,大部分的圈状尾纱都会被挡纱盘留住,只有尾纱末端会沿锭杆外圆的切线方向被割纱刀切断,从而保证了纱管拔掉后还有多圈尾纱留存,成为下次开车时的头纱,大大降低机械拔纱的断头率,加快了包括自动拔纱在内所有机械拔纱方式的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人工拔纱方式从现有的锭子上拔纱管时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机械拔纱方式从现有的锭子上拔纱管时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机械拔纱方式从实施例1的锭子上拔纱管时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挡纱盘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向俯视图。
图6为采用机械拔纱方式从实施例2的锭子上拔纱管时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挡纱盘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B-B向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纱管、2-纱线、3-钢丝圈、4-钢领、5-锭子、6-挡纱盘、7-割纱刀、7.1-刀片、8-凸缘、9-缺口、10-尾纱环、11-割纱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集聚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集聚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4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已内酰胺的直接聚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冷轧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