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压机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4428.9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2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新岷江人造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08 | 分类号: | B27N3/08;B27N3/1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183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压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碎料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制竹碎料的预压机,更具体的说是对预压机内部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竹材碎料板具有静曲强度高,握订力强,吸水膨胀率低,可以加工性好等优点。正是这些优点使其在包装、建筑、装饰等的行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竹材碎料板生产工艺中,最早使用有垫板方式,但这种方式具有工艺复杂,板坯两面初始受热不等,金属垫板消耗高,生产率低及质量不稳定等的缺陷而被淘汰。现广泛采用无垫板生产技术,该工艺过程中,拌胶后的坯料经铺装后进入预压机,经预压后使板坯具有一定的强度,不需要垫板即可进入热压机。但由于竹材的特性,拌胶后的碎料初粘性低,如用皮带滚筒式预压强度不够,故多数采用断续上压式平压法。但是该法易导致预压机上垫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与竹碎料粘接,并且逐渐固化在上垫板表面,形成坚硬而难于清理的厚度不均的膜,严重影响成品板的表面质量和密度均匀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改进方案可以在上垫板的下表面处增加防碎料粘接装置,但存在的问题是防碎料粘接装置前一次的预压工序后,会粘接上碎料,影响预压机下一次的预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防碎料粘接的隔离带在预压过程中干净面与粘有碎料面不断循环的预压机循环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压机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预压机上垫板一端的被动辊和第一过渡辊,以及设置在预压机上垫板另一端的主动辊和第二过渡辊,所述主动辊与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辊与被动辊之间通过环形的隔离带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动辊与被动辊的外径相等,并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过渡辊和第二过渡辊外径相等,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上,并紧贴环形隔离带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在一次预压结束后上垫板由油缸提升起来,此时隔离带由电机带动,经过主动辊传递而运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使得干净面的一段隔离带面向下一次要预压的竹碎料板坯,进行循环工作。
通过本装置,使得防止碎料粘接上垫板的效果更好,提高了预压机预压板坯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板坯,2-隔离带,3-上垫板,4-提升油缸,5-主动辊,6-第二过渡辊,7-第一过渡辊,8-被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预压机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预压机上垫板3一端的被动辊8和第一过渡辊7,以及设置在预压机上垫板3另一端的主动辊5和第二过渡辊6,所述主动辊5与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辊5与被动辊8之间通过环形的隔离带2连接。
上述的主动辊5与被动辊8的外径相等,并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上。
上述的第一过渡辊7和第二过渡辊6外径相等,并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并紧贴环形隔离带外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在一次预压结束后上垫板3由提升油缸4提升起来,此时隔离带2由电机带动,经过主动辊5传递而运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使得干净的一段隔离带2面向下一次要预压的竹碎料板坯,以此进行循环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新岷江人造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新岷江人造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4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