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组合式电缆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4628.4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岳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载通视音频广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8 | 分类号: | B65H49/38;B65H75/14;B65H7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016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组合式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缠绕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适用于中、小型汽车的轻型组合式电缆盘。
背景技术
随着广电事业和无线通讯事业的发展,把中小型全包车改制为电视车、通信车或应急指挥车等特种车的需求日益增多。同时要求这种车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全;需要安装的设备越来越多。这些与车辆本身的承载能力和空间大小产生了矛盾。为了化解这个矛盾必须把设置在车上的基本结构件尽可能的小型化、组合化、一体化,尽可能的压缩体积和减轻重量。
像电视车、通信车等特种车由于功能的要求必须装备各种电缆线,以便与外部电源和其他设备连接,因此电缆盘就成为这类车的基本结构件。目前国内外电缆盘的形式很多,有单体的和组合的,盘片材料有铝材铸造的、钢板冲压的、塑料挤压的等等。总的感觉体积偏大,重量偏沉,不适合中、小型车用,必须开发新结构的电缆盘。
综上所述,现有的电缆缠绕组件,主要存在体积偏大,重量偏沉,不适合小型车使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型组合式电缆盘,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电缆缠绕组件存在的体积偏大,不适合小型车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型组合式电缆盘,其包括:一立式的柜体,所述柜体内自上而下依序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竖向放置电缆盘的机架,每个机架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电缆盘,每组电缆盘包括两个盘片,两盘片之间通过中轴、轴承以及用于支撑的盘辐连接,所述柜体顶部设置有一传动电机,所述柜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电缆盘的轴连接的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电机和所述轴连接,在所述传动电机带动下,所述电缆盘转动。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轻型组合式电缆盘,所述柜体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一标准机柜。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轻型组合式电缆盘,所述柜体内依序设置有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轻型组合式电缆盘,所述第一机架内设置有两组并排的电缆盘,所述的两组电缆盘半径相等,通过所述机架侧壁上的同一组链条传链动。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轻型组合式电缆盘,所述第二机架内设置有一组电缆盘。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轻型组合式电缆盘,所述传动链轮能够并排容置两组传动链条。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轻型组合式电缆盘,所述盘片是6mm铝制板制成的盘片。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型组合式电缆盘,将传统电缆盘的横向排列改为竖向排列,可以充分利用上方的空间;并且在柜体的底部设置标准机柜,可以放置其他的设备,达到节省空间的功能;盘片改为用6mm铝板加工,以减轻其重量,盘架改为用薄壁钢管组焊喷塑,既减轻了总重量又便于与底盘连接。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达到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型组合式电缆盘,包括钢板和薄壁钢管拼接成的立式柜体100,在柜体100内自上而下设置了两个第一机架101、第二机架102和标准接线机柜103(机架的个数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例如三个或四个)。
其中,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102分别用来放置不同的电缆盘,其中第一机架101内放置了两组相同的电缆盘108,每组电缆盘108又包括铝板制成的6mm厚度的盘片110,两盘片110之间的连接盘辐109,以及用来使得电缆盘转动的中轴和轴承,不加赘述,因盘架的长度较短,第一机架101内的电缆盘108主要用来缠绕线径和重量都较小的电缆(如视频电缆)。
第二机架102内则只设置了一组电缆盘,其盘片111之间同样通过中轴、轴承以及盘辐连接,由于其主要用于缠绕较重的电缆(如电源电缆),因此在盘架111上还设置了加强筋112,为了防止因电缆较重造成的盘架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载通视音频广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载通视音频广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4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型金属载体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纸板起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