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034.5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泉;陈罘杲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泉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结构 医疗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治疗病毒疣(包括扁平疣、尖锐湿疣等)的方法有穴位埋线术和疣体包埋术,这两种手术的操作原理均是把预定固体植入物种植入皮下或更深的部位(穴位),即设法将预定的固体植入物尽量微创的条件下植入指定位置,通常采用包埋技术进行操作。为了完善包埋器械的设计,使包埋术(或埋线术)操作便捷、创伤小、成功率高,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设计,发明出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用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整体结构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推进装置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包括针头、针管、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头设置在针管的顶部,针头内中空结构与针管内相通,针头及针管构成外针部分;针管的内部设有活动的推进装置,在针管管壁上设置有气孔,在针管的管口外侧设有与推进装置相适应的受力柄,针头、针管及推进装置固为一体。
所述的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其特征在于:推进装置是由推进杆及针芯所构成,针芯固设在推进杆内端中心位置,针芯的针尖部为平头结构,针芯的长度至针头尖部斜面处;推进装置与外针形成活塞结构,其中推进杆直径与针管内径相配合,针芯外径与针头内径相配合,推进杆推拉时与针芯同步运动。
所述的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其使用方法为:采取无菌操作,夹取固体植入物从针头塞入,约填入半针头,接口端置入针芯半截;待人体进针后,推动推进杆,则固体植入物被针芯推进,退针,术毕。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采用本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采用简单的活塞原理,即可将固体植入物机械推进至指定位置,使包埋术(或埋线术)操作便捷、创伤小;由于在针管管壁上设置有气孔,避免了将空气从针头逼入。该器械具有成本低廉、易取材和制备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11.斜面处;
2.针管,21.气孔,22.受力柄,23.管口;
3.推进装置,31.推进杆,32.针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包括针头1、针管2、推进装置3,其特征在于:针头1设置在针管2的顶部,针头1内中空结构与针管2内相通,针头1及针管2构成外针部分;针管2的内部设有活动的推进装置3,在针管2管壁上设置有气孔21,在针管2的管口23外侧设有与推进装置3相适应的受力柄22,针头1、针管2及推进装置3固为一体。
所述的一种注射结构的医疗微创器械,其特征在于:推进装置3是由推进杆31及针芯32所构成,针芯32固设在推进杆31内端中心位置,针芯32的针尖部为平头结构,针芯32的长度至针头1尖部斜面处11;推进装置3与外针形成活塞结构,其中推进杆31直径与针管2内径相配合,针芯32外径与针头1内径相配合,推进杆31推拉时与针芯32同步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泉,未经林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0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