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084.3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8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和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桥面板的U型肋。
背景技术
桥面是桥梁的重要构件,直接承受着车辆荷载的压力、冲击和剪切荷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由钢桥面板和焊接于其下部表面的横梁以及U型肋构成,三者之间相互焊接固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除了传递桥面荷载以外,还是主梁的组成部分,共同参与整体受力,这样大幅的提高了结构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比混凝土桥面的重量轻,特别适用于大跨度桥梁上。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纵向加劲肋普遍采用U型的闭口肋。现有的U型肋没有按照弯矩分布进行设计和制造,底缘和腹板厚度一致,大大减小了U型肋承受弯矩的能力;同时,该肋通过冷轧工艺制作而成,形成后会出现较多的应力集中,由于车轮荷载集中作用、焊接加工等原因容易导致U型肋与桥面板及横梁相交位置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疲劳裂纹的产生;特别是在U型肋顶缘与桥面板、横梁交接的位置是三条焊缝的交点,其应力分布较为复杂。由于U型肋是闭口的,所以U型肋腹板顶缘与顶板的焊缝只能从外侧单边焊接,在车轮的荷载作用下,桥面板会发生转动,如果这里焊缝处理不当,就会在焊缝边缘上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引发疲劳裂缝。现行的规范虽然要求焊缝达到80%的肋板厚度,但是焊接工艺无法烧穿焊接,对于仅有8mm的肋板而言,这个要 求不仅大幅增加了加工难度,并且造成U型肋腹板承受杠杆式偏心荷载作用。根据已成桥的使用情况,往往由于此处焊缝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疲劳裂纹的产生。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正交异性桥面板用的U型肋进行改进,适应于U型肋腹板顶缘与顶板的焊缝只能从外侧单边焊接的结构,达到甚至超过现行规范焊缝达到80%肋板厚度的要求,并且不会烧穿,降低加工难度,保证焊缝质量,改善其承受载荷的能力,改善桥面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的问题,提高U型肋本身与桥面板的配合焊接灵活性和承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整个钢桥面板的受力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型肋板,适应于U型肋腹板顶缘与顶板的焊缝只能从外侧单边焊接的结构,达到甚至超过现行规范焊缝达到80%肋板厚度的要求,并且不会烧穿,降低加工难度,保证焊缝质量,改善其承受载荷的能力,改善桥面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的问题,提高U型肋本身与桥面板的配合焊接灵活性和承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整个桥面板的受力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U型肋,包括U型肋底缘和与U型肋底缘一体成型的U型肋两个腹板,所述U型肋两个腹板的上缘向上逐渐增厚,且位于U型肋两个腹板的上缘上端部外侧分别开有坡口。
进一步,所述U型肋通过热轧工艺成形;
进一步,所述U型肋两个腹板的上缘位于内侧向上逐渐增厚;
进一步,所述坡口位于U型肋两个腹板的上缘上端面的横向尺寸为8-9mm;
进一步,所述U型肋两个腹板的上缘向上逐渐增厚的斜率为1∶7-1∶10;
进一步,所述坡口位于U型肋两个腹板的上缘上端面的横向尺寸为8mm,坡口斜面角度α为45,所述U型肋两个腹板的上缘向上逐渐增厚的斜率为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U型肋,对U型肋与桥面板的焊接 处的结构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对顶缘加厚并设置坡口,改善焊接性能,适应于U型肋腹板顶缘与顶板的焊缝只能从外侧单边焊接的结构,达到甚至超过现行规范焊缝达到80%肋板厚度的要求,并且不会烧穿,降低加工难度,保证焊缝质量,改善其承受载荷的能力,改善桥面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的问题,提高U型肋本身与桥面板的配合焊接灵活性和承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整个钢桥面板的受力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肋横截面及其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迁移底盘式自升降平台
- 下一篇:一种隔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