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基蓝绿光LED的反光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207.3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7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滨;张志成;郭强;张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0 | 分类号: | H01L3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绿 led 反光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硅基蓝绿光LED的反光镜装置,属于以Si作为衬底生长GaN基LED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衬底是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石,衬底材料决定了器件的性能指标。由于技术难度大,全球只有Cree和日亚化学等少数企业具备研制衬底材料的能力,其中Cree主要做SiC衬底,日亚化学主要做蓝宝石衬底。目前用于批量生产GaN外延片的衬底材料仅有蓝宝石和碳化硅衬底,其它诸如Si、ZnO衬底还处于研发或小批量生产阶段。
用Si作为衬底生长GaN基LED是业界寄予厚望的一个技术路径,它和现有微电子工艺接轨,无需巨大的设备开发成本;大尺寸衬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对于蓝宝石和碳化硅衬底的价格优势;可以直接和现有硅基光电子探测器和MEMS集成。但是目前存在材料失配引起龟裂、发光效率低、工作电压高、可靠性差等困难,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生产。另外硅材料对于蓝绿光的强烈吸收导致了硅基LED出光效率低下,也是影响Si作为LED衬底材料的一个主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硅衬底上蓝绿光LED出光效率的反光镜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硅基蓝绿光LED的反光镜装置,包括GaN层、Si层和SiO2层,至少一层Si层和至少一层SiO2层间隔设置,最底层为SiO2层,最顶层为Si层,GaN层设置在最顶层的Si层的上方。
所述Si层的最小厚度为77.485nm~84.795nm,所述SiO2层的最小厚度为172.078nm~188.312nm。
所述Si层的最小厚度为80.409nm,所述SiO2层的最小厚度为178.571n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GaN、Si和SiO2这几种不同材料的界面反射效应,减少衬底材料对蓝绿光的吸收,提高了LED的出光效率,为大规模的利用Si作为LED外延衬底材料奠定了基础。而用Si作为GaN材料的衬底有许多优点,如晶体品质高,尺寸大,成本低,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热稳定性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GaN层、2为Si层、3为SiO2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硅基蓝绿光LED的反光镜装置,包括GaN层1、Si层2和SiO2层3,至少一层Si层2和至少一层SiO2层3间隔设置,最底层为SiO2层3,最顶层为Si层2,GaN层1设置在最顶层的Si层2的上方。
所述Si层2的最小厚度为77.485nm~84.795nm,所述SiO2层3的最小厚度为172.078nm~188.312nm。
所述Si层2的最小厚度为80.409nm,所述SiO2层3的最小厚度为178.571nm。
其中,Si层2、SiO2层3和GaN层1的生长或涂覆技术为现有技术。
蓝绿光的平均波长GaN的折射率n0=2.4,Si的折射率n1=3.42,SiO2的折射率n2=1.54。
一、各层膜的厚度计算:
以光线垂直入射为例,有半波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装锂离子二次电池化成夹具
- 下一篇:一种多LED立体封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