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储芯管的双头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549.5 | 申请日: | 201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K31/00 | 分类号: | B43K31/00;B43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储芯管 双头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头笔,尤其涉及一种在笔的一头安装中性笔,另一头安装自动铅笔,且自动铅笔内带有储芯管的双头笔。
背景技术
自动铅笔和中性笔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文具,目前市面上的自动铅笔和中性笔一般都是彼此分离的,携带时不方便,且这两种笔在进行转换使用时费时费力,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20575723.1,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组合笔,该申请案公开的这种组合笔,其不足之处是,自动铅笔的铅芯每用完一根就要及时更换,而这种组合笔在更换铅芯时需将中性笔部分拆下,频繁更换铅芯操作复杂,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有储芯管的双头笔,该双头笔的一头安装中性笔,另一头安装自动铅笔,且自动铅笔内带有储芯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储芯管的双头笔,包括笔帽、中性笔、自动铅笔,其中中性笔与自动铅笔尾部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中性笔的笔芯可以在笔头处更换,自动铅笔的下端一侧设有按钮,自动铅笔内有储芯管,储芯管与自动铅笔的送铅装置固接为一体,两者之间有一隔板,隔板中心有一圆孔,圆孔的直径略大于铅芯直径,且该圆孔恰与送铅装置的通孔对齐,所述送铅装置与现有自动铅笔的送铅装置一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目前在学习中最常用的中性笔和自动铅笔组合为一体,携带使用都很方便,且自动铅笔内有储芯管,可同时容纳多根铅芯,每用完一根铅芯,只要摇晃笔杆,铅芯就会从隔板的中心圆孔掉下进入送铅装置,从而减少了频繁更换铅芯的麻烦,可以节约宝贵的学习时间。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笔帽 2.中性笔 3.自动铅笔 4.按钮 5.储芯管 6.送铅装置
7.隔板 8.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带有储芯管的双头笔,包括笔帽1、中性笔2、自动铅笔3,其中中性笔2与自动铅笔3尾部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中性笔2的笔芯可以在笔头处更换,笔帽1在中性笔2和自动铅笔3的端部均可以使用,在不书写时笔帽1套在中性笔2上,防止中性笔2漏液,自动铅笔3的下端一侧设有按钮4,按动按钮4时自动铅笔3即可出铅,自动铅笔3内有储芯管5,储芯管5与自动铅笔的送铅装置6固接为一体,两者之间有一隔板7,隔板7中心有一圆孔8,圆孔8的直径略大于铅芯直径,且该圆孔8恰与送铅装置6的通孔对齐,所述送铅装置6与现有自动铅笔的送铅装置一样。
使用时,只需将笔进行翻转就可实现中性笔2与自动铅笔3的转换使用,操作方便;由于自动铅笔3内有储芯管5,储芯管5可同时容纳多根铅芯,每用完一根铅芯后,只要摇晃笔杆,铅芯就会从隔板7的中心圆孔8掉下进入送铅装置6,且由于直径的限制每次只能掉下一根铅芯,当储芯管5中的铅芯全部用完后,可再次放入多根铅芯,这样可以减少频繁更换铅芯的麻烦,从而节约宝贵的学习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进气格栅密封装置
- 下一篇:新型圆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