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极四组合换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733.X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晶;张顺兴;郑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H01H21/5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李丛 |
地址: | 118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极 组合 换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相器,尤其涉及一种输变电线路测试过程中,首端施加电压,线路末端通过改变刀闸状态,以满足不同试验项目需要的单极四组合换相器,属于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参数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电气设备参数(以下简称参数)是电网潮流、电压、稳定、继电保护等项计算工作的依据,其正确与否对于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线路参数测试过程中,根据测试项目不同,测试过程中,需要多次改变末端接线方式,以满足相应测试项目之需求。如进行正序阻抗试验时,需要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悬空;进行零序阻抗试验时,需要线路末端三相短路后接地;进行正序导纳试验时,需要线路末端三相悬空;进行相位核对时,需要每条线路单独接地。以往试验中,线路末端没有专门配合装置,试验人员只能通过多次改变接线夹或接线钳,以达到试验需要,这样的结果:一是因现场感应电压大,换线过程中虽然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但仍然不能保证测试人员安全;二是接线夹夹紧力小、截面小,造成试验接触不良想象;三是接线夹耐压低,反复换接线麻烦,进行一条220kV输电线路的参数测试需要几十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单极四组合换相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路末端配合过程出现感应电压大、多次换接线、接触不良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绝缘板上安装四个单极刀闸,四个单极刀闸接成“Yn”形接线,“Yn”形接线中,KA、KB、KC三个单极刀闸的输入端头分别与输电线路末端引下线A、B、C三相连接,单极刀闸KO的输出端头与地网相连接。
所述的单极刀闸的底座定触头上设有两个弹簧夹紧环。
所述的绝缘板为耐压10kV的环氧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
根据线路首端测试项目不同,只需拉合换向器中的KA、KB、KC、KO刀闸,即可满足不同测试项目的需要,解决了以往线路末端配合过程出现感应危害、换接线复杂、接触不良和试验人员安全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极刀闸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图。
图中,1、刀把操作把手,2、刀闸定触头,3、底座定触头,4、连接螺母,5、底座,6、刀闸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耐压10kV的环氧玻璃绝缘板上安装四个单极刀闸,单极刀闸底座5采用瓷座,刀把操作把手1采用环氧绝缘材料;为了防止刀闸接触面积小、接触压力不够问题,单极刀闸刀杆6采用铜材质,单极刀闸的底座定触头3上设有两个弹簧夹紧环,输入与输出连接螺母4截面均满足100A电流要求。四个单极刀闸接成“Yn”形接线,“Yn”形接线中,KA、KB、KC三个单极刀闸的输入端头分别与输电线路末端引下线A、B、C三相连接,单极刀闸KO的输出端头与地网相连接。
在测试中,根据需要需要变换KA、KB、KC、KO刀闸状态,从而满足线路参数测试中末端变换之需要。
测试前,在线路末端接地刀闸未拉开前,将满足线路参数测试的专用线分别接到线路末端刀闸处,测试引下线按照相序接到单极刀闸KA、KB、KC输入端头上,与测试专用线截面相同的接地线接到换相装置KO刀闸输出端头上,并接保证各端头接触良好。
当进行线路正序阻抗测试时,需要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悬空,这时需要合上KA、KB、KC刀闸,拉开KO刀闸即可。
当进行线路零序阻抗测试时,需要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接地,这时需要合上KA、KB、KC、KO刀闸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未经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避雷器计数器综合校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声波透射法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