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散热底板的电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878.X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素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创汇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08 | 分类号: | F24C15/08;F24C15/3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底板 电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散热底板的电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炉,一般包括底座、上盖、装有发热丝的炉盘、微晶板、控制模块以及散热组件,其底座一般是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的,电炉在使用时,炉盘正下方对应的底座面受热较大,因塑料的导热性能差、散热效果不良,导致底座面温度过高,而使底座的承载物(例如桌子)发生烧焦甚至引起着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散热底板的电炉,该电炉底座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散热底板的电炉,包括底座、上盖、装有发热丝的炉盘、微晶板、控制模块以及散热组件,所述炉盘以一支承组件承托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一底座空腔,所述支承组件以及炉盘安装在所述底座空腔内,所述底座空腔的正下方、底座的底面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以一散热板盖封。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散热板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底座上、环绕所述底座空腔四周设有隔热材料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置入隔热材料。
所述底座上、底座空腔的一侧设有控制模块容置腔和散热组件容置腔,所述控制模块置于控制模块容置腔内,所述散热组件置于散热组件容置腔内。
所述散热板上设有若干个散热缺口,所述散热组件容置腔与底座空腔以一入风缺口连通,所述散热组件容置腔的正下方、底座底面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散热缺口、炉盘底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入风缺口、散热组件容置腔和出风孔形成一空气流通通道。
所述底座上、与散热组件容置腔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侧壁缺口,所述散热组件容置腔与底座空腔以一入风缺口连通,所述散热组件容置腔的正下方、底座底面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侧壁缺口、炉盘底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入风缺口、散热组件容置腔和出风孔形成一空气流通通道。
所述支承组件安装在散热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底座的底面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以一散热板盖封,所述支承组件安装在散热板上,炉盘的正下方对应一散热板,能够及时散热,避免使底座承载物发生烧焦或者着火;(2)散热板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及时将底座的热量散去;(3)所述底座上、环绕所述空腔四周设有隔热材料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置入隔热材料,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散热组件安装在容置槽的外侧,能够大大的减小炉盘发出的热量对控制模块的影响,保护控制模块;(4)所述散热缺口、炉盘底与散热板之间的间隙、入风缺口、散热组件容置腔和出风孔形成一空气流通通道,空气流通通道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将散热板上的热量散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散热板以及隔热材料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散热板以及隔热材料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带散热底板的电炉,包括底座1、上盖2、装有发热丝的炉盘3、微晶板4、控制模块5以及散热组件6,所述炉盘3以一支承组件7承托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设有一底座空腔11,所述支承组件7以及炉盘3安装在所述底座空腔11内,所述底座空腔11的正下方、底座1的底面设有一缺口12,所述缺口12以一散热板8盖封。
所述散热板8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底座1上、环绕所述底座空腔11四周设有隔热材料容置槽13,所述容置槽13内置入隔热材料9。
所述底座1上、底座空腔11的一侧设有控制模块容置腔14和散热组件容置腔15,所述控制模块5置于控制模块容置腔14内,所述散热组件6置于散热组件容置腔15内。
所述散热板8上设有若干个散热缺口81,所述散热组件容置腔15与底座空腔11以一入风缺口16连通,所述散热组件容置腔15的正下方、底座底面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17,所述散热缺口81、炉盘底与散热板8之间的间隙、入风缺口16、散热组件容置腔15和出风孔17形成一空气流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创汇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创汇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检测设备的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缝纫机组装部件的挤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