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打开及封口的马鞍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6283.6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南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亚太美好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10 | 分类号: | B65D30/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打开 封口 马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袋,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方便打开及封口的马鞍袋。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盛放垃圾的垃圾袋、厨房用的保鲜袋、在超市购物时,超市提供客户用来盛装散装商品的塑料袋等大多使用的是平口塑料袋。平口塑料袋结构简单,容易批量生产且价格低廉,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如图1所示,现有的平口塑料袋10通常是批量生产,即由桶状的一塑料薄膜袋卷压平后,相隔一定距离用热熔的方式封住一端缺口,在封口101的后方一小段距离处再压上一点断线102,就形成了许多首尾相连的平口塑料袋10。用户需要使用平口塑料袋10时,只需扯断点断线102即可。
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点断线102的按压,使袋口两边紧密贴合在一起,无法简单快速的打开袋子,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用户为了打开平口塑料袋10,对袋子又搓又揉,甚至还有人往手心里或手指上吐唾液,再搓揉平口塑料袋10袋口,既不卫生还影响心情,更有甚者因打不开平口塑料袋10直接将其丢弃,造成资源的浪费。 现有的平口塑料袋10不易打开的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再者,用户装完东西后,袋口敞开,东西容易掉出袋子;若勉强将其绕圈打结提在手上,由于重力,打结处会越提越紧,以致于用户需要将该平口塑料袋扯破,或借助外力,例如剪刀或刀子将其切断,才能取出内装物,使用上极为不便。
有鉴于此,本案的设计人针对上述连卷袋10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打开及封口的马鞍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打开及封口的马鞍袋,以解决现有平口塑料袋不易打开及且不能封口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方便打开及封口的马鞍袋,其由两个开口相对其中一边相连的塑料袋组成,相连的一边在两开口之间设有至少一平行于开口与开口等长的第一点断线,第一点断线与开口边存在高度差,开口边还设有利于封口的反折边。
所述两塑料袋开口之间设有两第一点断线。
所述两点断线之间还设有平行于点断线的多个开孔。
所述反折边设于塑料袋开口的外侧。
所述两塑料袋在相连的一边设有平行于开口且与开口等长的第二点断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方便打开及封口的马鞍袋在塑料袋开口端设置的高度差,使用户扯断第一点断线后,随手就能打开该塑料袋进行使用,而不会有搓揉或者丢弃塑料袋的情况发生,方便使用,节约资源,且反折边的设计方便用户使用完塑料袋后将反折边反包封口塑料袋,使塑料袋的袋口不会敞开,避免袋内物品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平口塑料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马鞍袋的成型示意图;
图3包含本实用新型马鞍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个塑料袋的结构示意;
图5本实用新型单个塑料袋封口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单个塑料袋的展开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标号说明:
平口塑料袋10 封口101 点断线102
马鞍袋100 开孔00
塑料袋1 反折边11 开口12
第一点断线13 较长边14 较短边15
第二点断线16 扎绳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亚太美好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亚太美好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6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