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沥青生产余热给原料焦油加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6318.6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4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翟佩峰;韩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1/00 | 分类号: | C10C1/00;F28D7/00;C10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沥青 生产 余热 原料 焦油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原料焦油加热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能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利用沥青生产余热给原料焦油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给原料焦油加热的装置,包括导热油储槽、导热油泵、导热油炉、原料焦油储槽及其相连接的管道构成,导热油储槽内的导热油通过管道上的导热油泵送入导热油炉内,经在导热油炉内加热后,成高温导热油,再通过管道输入原料焦油储槽加热原料焦油。所述的导热油炉是通过煤气加热的。这种原料焦油的加热装置的不足在于:由于导热油炉是通过煤气加热的,所以能源消耗严重,提高了原料焦油的生产成本。也有的将导热油炉通过煤气加热改为蒸汽加热,然而采用蒸汽加热,又存在供热废水、废渣及煤燃烧产生的废气控制问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在焦油生产企业,一般还有沥青类产品的生产项目,在沥青类产品生产中所用的生产设备,包括沥青反应釜、沥青换热器,沥青在沥青反应釜内的反应温度为350℃左右,通过管道输入沥青换热器内,与沥青换热器内的冷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其降温至180℃,才能使沥青降温成为产品,从沥青换热器内流出的冷介质温度可达到100℃。与原料焦油的所需温度相接近,这就为采用沥青反应釜内的反应热量加热原料焦油提供了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沥青生产中的余热作为加热原料焦油的热源,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无污染、无废水、无废渣的利用沥青生产余热给原料焦油加热的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利用沥青生产余热给原料焦油加热的装置,包括导热油储槽、导热油泵和原料焦油储槽构成,导热油储槽与导热油泵通过管道相连接,在导热油储槽内盛有导热油,其特征在于:导热油泵的输出端通过相应管道与沥青换热器的冷介质进入口相连接,冷介质输出口通过输出管接入原料焦油储槽,在沥青换热器的一端下部设沥青热料进口,沥青换热器的沥青热料进口通过沥青输出管道接沥青反应釜,在沥青换热器上与沥青热料进口相对的一端设沥青热料降温后的出口。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沥青换热器为管式换热器,由管状壳体、沥青热料进口、沥青热料降温后的出口、冷介质进入口、冷介质管束、冷介质输出口、左、右密封挡板、左、右端盖以及折流板构成,沥青热料进口设在管状壳体底部的右端,沥青热料降温后的出口设在管状壳体底部的左端,冷介质进入口设在左端盖的底部,冷介质输出口设在右端盖的顶部,使冷介质在冷介质管束内的流动方向与热沥青在管状壳体内的流动方向相反,同时考虑到沥青热料降温后稠度加大,所以沥青热料降温后的出口设在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采用导热油炉加热原料焦油相比,由于不再设导热油炉,所以简化了设备,使其操作更加方便;由于采用了沥青生产中的余热作为热源,所以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对于沥青生产来说,减少了油气的挥发,克服了污染,缩短了沥青放料时间。可广泛用于煤焦油生产企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沥青换热器轴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利用沥青生产余热给原料焦油加热的装置,包括导热油储槽1、导热油泵2和原料焦油储槽3构成,导热油储槽1与导热油泵2通过管道4相连接,在导热油储槽1内盛有导热油,其特征在于:导热油泵2的输出端通过相应管道5与沥青换热器6的冷介质进入口7相连接,冷介质输出口8通过输出管9接入原料焦油储槽3,在沥青换热器6的一端下部设沥青热料进口10,沥青换热器6的沥青热料进口10通过沥青输出管道接沥青反应釜,在沥青换热器6上与沥青热料进口10相对的一端设沥青热料降温后的出口11。导热油储槽1内的导热油,通过导热油泵2将导热油打入沥青换热器6内,与沥青反应釜流入的350℃的沥青进行热交换,在热沥青降温的同时,导热油升温至80-100℃,使导热油成为原料焦油。
所述的沥青换热器6为管式换热器,由管状壳体12、沥青热料进口10、沥青热料降温后的出口11、冷介质进入口7、冷介质管束16、冷介质输出口8、左、右密封挡板13、13′、左、右端盖14、14′以及折流板15构成,沥青热料进口10设在管状壳体12底部的右端,沥青热料降温后的出口11设在管状壳体12底部的左端,冷介质进入口7设在左端盖14的底部,冷介质输出口8设在右端盖14′的顶部,使冷介质在冷介质管束16内的流动方向与热沥青在管状壳体12内的流动方向相反,同时考虑到沥青热料降温后稠度加大,所以沥青热料降温后的出口11设在底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要把沥青反应釜的输出管接入沥青热料进口10即可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代替导热油炉,给原料焦油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6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用自离合单向输出齿轮
- 下一篇:车载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