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连续自动扒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6421.0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承杰;杜小强;王哲禄;蔡丽苑;唐泽华;张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C22B21/00;C22B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续 自动 扒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扒渣机,尤其是炼铝企业使用的铝渣自动扒渣机。
背景技术
在铝及铝合金的熔炼、重熔以及废杂铝的再生利用过程中,炉渣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尽量多地回收其中的铝与充分利用回收后的残灰,这不仅是一个资源问题,也是一个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593203.3)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铝渣自动扒渣机,该扒渣机包括由主动曲柄轮、机架、摇杆和扒渣臂依次循环铰接形成的四杆机构,四杆机构上各点的运动轨迹均分布在一竖直平面;所述扒渣臂的底端铰接一动铲,主动曲柄轮位于四杆机构的底侧且受到外力驱动。该机构占用的运动空间小,结构显著简化,制造成本得以降低;然而,该种扒渣机的结构尚有待进一步合理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扒渣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扒渣机构的改进,该机构应能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具有扒渣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连续自动扒渣机,包括由一运动机构带动的两个动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机构为电机驱动的行星轮系,该行星轮系含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太阳齿轮、传递动力的两个过渡齿轮以及由两个过渡齿轮分别驱动的两个行星齿轮,所述两个过渡齿轮的转动轴以及两个行星齿轮的转动轴均可转动地定位在行星架上;两个行星齿轮的转动轴还分别延伸至行星架外后,各自固定连接一前述的动铲。
所述每个行星齿轮的转动轴延伸至行星架外后与一往下方伸展的扒渣臂固定,扒渣臂的底端铰接所述的动铲。
所述的动铲与铲臂之间还安装一弹簧。
所述太阳齿轮、过渡齿轮以及行星齿轮均为相同的偏心齿轮。
所述太阳齿轮轴、过渡齿轮的转动轴以及行星齿轮的转动轴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偏心齿轮组成的行星轮系产生的运动轨迹,就可以实现双臂机械化连续扒渣作业;与传统的人员操作机车扒渣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无需大量人员操作、劳动强度低的特点;并且结构简单,可完全满足炼铝企业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状态的简化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展开状态的简化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5个相同的偏心齿轮(偏心布置的圆柱齿轮)、一个齿轮箱、2个扒渣臂以及动铲与铲臂之间安装的弹簧8组成;太阳齿轮3固定在机架上,太阳齿轮轴A位于太阳齿轮偏心回转中心且与行星架6固定。工作时,太阳齿轮3固定不动,行星架6(即齿轮箱体)绕太阳齿轮轴A转动(图3中可知,齿轮20受电机驱动而转动,齿轮20的转动轴即太阳齿轮轴A就带动行星架6转动);5个相同的偏心齿轮的啮合引起周期内传动比变化,两个行星齿轮1就随齿轮箱体作绕太阳齿轮的圆周运动;由于行星轮机构的不等传动,两个行星齿轮分别作往复摆动(该往复摆动由行星齿轮跟随行星架的圆周运动和绕中心轴C的转动复合而成),使与行星齿轮固定连接的扒渣臂5(行星齿轮转动轴C与扒渣臂固定连接)作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动铲9(铰接在扒渣臂5底端,铰接点7)将渣窑10里的铝渣铲到接渣盘11里。
由于太阳齿轮轴A、过渡齿轮的转动轴B以及行星齿轮的转动轴C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扒渣臂9的顺时针摆动,使铰接点7形成a-b-a的轨迹;图中可知动铲也有对应的顺时针摆动轨迹,图2中b-a是动铲扒渣行程,a-b是动铲的空行程。在扒渣过程中,弹簧8将扒渣臂和动铲连在一起,保证动铲的顶部在铲铝渣时,克服铝渣的阻力,始终处于一条直线上。
图中还可知:由于两个过渡齿轮以及两个行星齿轮均对称布置在太阳齿轮周边,两个扒渣臂以及两个动铲的结构也相同,所以两个动铲的运动轨迹得以重合,因而显著提高了扒渣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6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纤维素复合气凝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霉耐水无醛满批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