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烟自动跟踪臂离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6949.8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8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欧建伏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1/00 | 分类号: | F16D21/00;F16D11/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跟踪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焊烟自动跟踪臂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焊烟进行收集处理的方法中已有一种自动跟踪焊烟收集装置,该装置依靠焊烟自动跟踪臂带着焊烟抽风口自动跟踪焊点的移动,对焊点产生的焊烟进行收集处理,该方法是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即对于单个焊接点产生的焊烟用一个较小的抽风口单独进行收集处理。其抽风口是由自动跟踪臂带动的,而自动跟踪臂是由电机驱动的,由于目前市场上的自动跟踪臂没有离合装置,造成其抽风口必须由人操作电机驱动自动跟踪臂来调整其初始位置,不能由人任意调整。对于较大的焊接工件或焊点位置变化较大的场所,其抽风口在开始焊接之前的起始位置调整量较大,由人操作电机驱动自动跟踪臂来调整其起始位置费工费时,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轻松、能快速调整焊烟抽风口的起始位置、能有效提高劳动效率的焊烟自动跟踪臂离合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烟自动跟踪臂离合装置,包括操作把手、旋转离合系统和动臂离合系统,所述操作把手包括支架和拉手,所述拉手安装在所述支架内;
所述旋转离合系统包括固定座支架、旋转控制软索、旋转销套、旋转锁销和旋转定位套,所述旋转定位套上设有一圈定位孔,所述旋转锁销安装在所述旋转销套内,所述旋转锁销的前端伸出所述旋转销套并且卡装在所述旋转定位套上的定位孔内,所述旋转锁销的末端上套装有旋转回位弹簧,所述旋转回位弹簧通过旋装在所述旋转销套上的旋转销套盖卡装在所述旋转销套内,所述旋转控制软索的芯索的一端与所述旋转锁销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手连接,所述旋转控制软索的外套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动臂离合系统包括动臂支架、动臂锁销、动臂销套、动臂从动齿轮和动臂控制软索,所述动臂从动齿轮在端面上开有一圈定位孔,所述动臂锁销安装在所述动臂销套内,所述动臂锁销的前端伸出所述动臂销套并且卡装在所述动臂从动齿轮的定位孔内,所述动臂锁销的末端套装有动臂回位弹簧,所述动臂回位弹簧通过旋装在所述动臂销套上的动臂销套盖卡装在所述动臂销套内,所述动臂控制软索的芯索一端与所述动臂锁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手连接,所述动臂控制软索的外套一端固定在所述动臂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转定位套为一套筒,所述旋转定位套上沿其径向在其壁上开设有一圈定位孔。
采用上述结构,本装置整个操作过程只需操作者一只手即可操作完成,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轻松、能快速调整焊烟抽风口的起始位置、能有效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附图1至3中,1为固定座,2为旋转离合系统,3为旋转座,4为动臂离合系统,5为动臂,6为操作把手,7为抽风口,8为动臂铰轴,21为旋转从动齿轮,22为旋转定位套,23为座滑套,24为固定座支架,25为旋转锁销,26为旋转销套,27为旋转回位弹簧,28为旋转销套盖,29为旋转控制软索,41为动臂从动齿轮,42为臂滑套,43为动臂销套盖,44为动臂控制软索,45为动臂支架,46为动臂回位弹簧,47为动臂销套,48为动臂锁销,61为拉手,62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3,包括操作把手6、旋转离合系统2和动臂离合系统4。
所述操作把手6由支架62和通过铰链装置在支架上的拉手61构成,操作把手6通过其支架62固装在自动跟踪臂的末端且方便操作者操作的地方,所述的动臂离合系统4和动臂5均安装在旋转座3上,旋转座3安装在固定座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6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