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封闭式电极把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7173.1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超;鲁建芳;王丕华;王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宏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电极 把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化工熔炼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极把持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封闭式电极把持器。
背景技术
熔炼炉包括矿热炉、电石炉、工业硅炉及各种精炼电弧炉,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将变压器输出的大电流经过碳电极产生电弧热实现冶炼,其中碳电极包括自焙电极、碳素电极和石墨电极。
电极把持器的作用是夹持电极并将强大的电流导入电极,且能承受高温烟气,起到节能、环保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类电极把持器:(1)组合把持器,它的特点是能加速电极焙烧、电极壳不变形、事故少,但是局限于容量为30MVA以下的熔炼炉使用;(2)铜瓦压力环式把持器,压力环为活塞式压力环,它适用于各种功率的熔炼炉,缺点是铜瓦容易打弧,铜瓦与压力环之间易漏水、漏油,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且压力环和铜瓦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封闭式电极把持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漏水、漏油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封闭式电极把持器,包括用于夹紧电极的锻造铜瓦以及设置在锻造铜瓦上方的把持筒和设置在锻造铜瓦外侧的保护套,所述锻造铜瓦与保护套之间设置有压力环,所述锻造铜瓦通过吊挂一与所述把持筒连接,所述压力环通过吊挂二与所述把持筒连接,所述锻造铜瓦通过铜管与变压器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环上安装有对锻造铜瓦施加作用力的波纹管膨胀箱,所述锻造铜瓦上且靠近波纹管膨胀箱位置处设置有绝缘盒;所述保护套下方设置有用于保护压力环、波纹管膨胀箱和锻造铜瓦且与保护套配合使用的空心通水装置,所述空心通水装置与保护套形成全封闭式结构,所述空心通水装置与锻造铜瓦之间以及空心通水装置与保护套之间均绝缘,所述空心通水装置与保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空心通水装置通过吊挂三与所述把持筒连接。
上述的全封闭式电极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通水装置包括与保护套配合使用的环体,所述环体内部设置有通水槽。
上述的全封闭式电极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通水装置通过绝缘板一与锻造铜瓦绝缘,所述绝缘板一设于空心通水装置与锻造铜瓦之间。
上述的全封闭式电极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通水装置通过绝缘板二和绝缘圈与保护套绝缘,所述绝缘板二和绝缘圈均设于空心通水装置与保护套之间,所述绝缘圈位于绝缘板二上。
上述的全封闭式电极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膨胀箱的数量为偶数,且所述波纹管膨胀箱对称安装在压力环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环上安装有波纹管膨胀箱,且保护套下方设置有用于保护压力环和锻造铜瓦的空心通水装置,空心通水装置与保护套形成全封闭式结构。
2、使用安全可靠,由于空心通水装置与保护套形成全封闭式结构,因此可将炉内高温烟气、烟尘以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刺火”隔离,完全阻止高温烟气与锻造铜瓦及其它装置接触,从而使它们处于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提高了锻造铜瓦和压力环的使用寿命。
3、由于空心通水装置与保护套形成全封闭式结构,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塞式压力环在高温下易漏油或密封不严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安全性,进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4、使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有效适用于容量为30MVA以上大型化炉作业连续化的冶炼,且还可适用于容量为30MVA以下的熔炼炉。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极; 2-1-环体; 2-2-通水槽;
3-绝缘板二; 4-绝缘圈; 5-波纹管膨胀箱;
6-绝缘盒; 7-铜管; 8-绝缘板一;
9-锻造铜瓦; 10-压力环; 11-保护套;
12-1-吊挂一; 12-2-吊挂二; 12-3-吊挂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宏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宏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7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直流分量三相智能电能表
- 下一篇:一种带蜗状螺旋发热丝的电熔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