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六氟化硫气体成分分析的进样及检测器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7898.0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祁炯;苏镇西;杜晓峰;陈自年;王允志;何其明;范明豪;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六氟化硫 气体 成分 分析 检测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六氟化硫(SF6)气体成分分析的新型进样及检测器的保护装置,主要用于SF6电气设备气体分析检测过程中高浓度样品气的进样与定量、并能实现检测器自动保护。
背景技术
当前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法,而电化学传感器本身量程范围窄、且容易受到高浓度样品气的毒害而造成使用寿命缩短的特性:当遇到组分浓度过高的样品气进入检测器时,检测器响应信号超出其信号强度上限,无法对真实浓度进行定量测量;另外,由于没有有效的保护硬件,还会造成检测器损坏。现行的检测手段尚无法解决高浓度样品气的定量,也无法启动检测器的自动保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套可以增大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量程的装置,该套装置能够大幅提升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量程甚至可做到全量程检测,极大地提高了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并可保护检测器。
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用于SF6气体成分分析的进样及检测器的保护装置,包括进气通道和检测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1和第二进气通道6,两个进气通道的输出端并联后与混气室14的输入口连通;所述检测通道包括第一检测支路、第二检测支路和第三检测支路,三条检测支路的输入端并联后与混气室14的输出口连通;进气通道和检测通道之间由混气室14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上依次串联着第一进气通道电磁阀2和第一进气通道电子质量流量计3;所述第二进气通道6上依次串联着第二进气通道电磁阀9和第二进气通道电子质量流量计10。
所述第一检测支路上依次串联着第一检测支路电磁阀4和二氧化硫检测器5;所述第二检测支路上依次串联着第二检测支路电磁阀7和二氧化碳检测器8;所述第三检测支路上依次串联着第三检测支路电磁阀11和硫化氢检测器12。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该SF6气体检测的新型进样及检测器保护装置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量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为高浓度的样品气体的检验提供了可操作手段。同时,该装置的硬件保护模块,能根据组分浓度的变化自动控制电化学传感器气路通道的通断,进而保护电化学传感器不受高浓度样品气的毒害,延长了电化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用于SF6气体成分分析的进样及检测器的保护装置,包括进气通道和检测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1和第二进气通道6,两个进气通道的输出端并联后与混气室14的输入口连通;所述检测通道包括第一检测支路、第二检测支路和第三检测支路,三条检测支路的输入端并联后与混气室14的输出口连通;进气通道和检测通道之间由混气室14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上依次串联着第一进气通道电磁阀2和第一进气通道电子质量流量计3;所述第二进气通道6上依次串联着第二进气通道电磁阀9和第二进气通道电子质量流量计10。
所述第一检测支路上依次串联着第一检测支路电磁阀4和二氧化硫检测器5;所述第二检测支路上依次串联着第二检测支路电磁阀7和二氧化碳检测器8;所述第三检测支路上依次串联着第三检测支路电磁阀11和硫化氢检测器12。
本实用新型使用两个并行的进气通道,使用第一进气通道1进行样品进样,使用第二进气通道6作为平衡稀释气的进样通道;使用两通第一进气通道电磁阀2和第二进气通道电磁阀9进行气路通断的控制。在做样时,按照规则打开相应的电磁阀,使用第一进气通道电子质量流量计3和第二进气通道电子质量流量计10来控制采集样品气和平衡稀释气的进样流量、控制流量的比例关系;最终换算出样品气的实际浓度。
其工作原理是:
装置工作状态:使用第一进气通道1作为样品的进气气路,第一进气通道电磁阀2、第一检测支路电磁阀4、第二检测支路电磁阀7、第三检测支路电磁阀11处在开启状态。样品气以一定的流速分别通过二氧化硫检测器5、二氧化碳检测器8、硫化氢检测器12,进入正常检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7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过采样的空时相关的GLRT检测方法
- 下一篇:发光元件光源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