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环刚度双平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8085.3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可岭;张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融汇管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世纪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度 双平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环刚度双平壁管。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由于纯塑料的管道环刚度低,水泥管道施工及维护困难,钢塑管道以其耐腐蚀、摩擦阻力低、环刚度高的良好性能得到迅速的发展。传统的钢塑管道为有钢带和无钢带间隔设置,这样无钢带的位置仍然存在环刚度不足的现象,此外,传统的钢塑管道只能承受外压,不能承受内压,在运输或者排污的过程中只能靠重力自留,无法用泵提升,这就给许多场合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环刚度双平壁管,该管道环刚度大大提高,且可以承受内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环刚度双平壁管,包括管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由带状板材螺旋卷制而成,在带状板材上螺旋缠绕有钢带;带状板材的两侧对称设有凸起的筋,所述筋沿带状板材长度方向延伸;两条筋相对的内侧形成钢带螺旋缠绕的空间,筋的外侧是螺旋卷制的粘结面;钢带和筋的顶部包覆有聚乙烯膜,形成管道的光滑内壁面。
所述的钢带具有顶部,从顶部两端向下弯折后延伸形成侧部,侧部的底端再相对向外侧弯折延伸形成底部,其底部的宽度大于顶部的宽度。
所述的带状板材边角处均形成圆滑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比起传统的钢塑管环刚度大大提高,聚乙烯膜形成管道内壁可以使管道承受内压,使用过程中可用泵提升,适应更多的工作场合,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状板材的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带状板材,2筋,3钢带,4聚乙烯膜,5粘结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高环刚度双平壁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由带状板材1螺旋卷制而成,在带状板材1上螺旋缠绕有钢带3;带状板材1的两侧对称设有凸起的筋2,所述筋2沿带状板材1长度方向延伸;两条筋2相对的内侧形成钢带3螺旋缠绕的空间,筋2的外侧是螺旋卷制的粘结面5;钢带3和筋2的顶部包覆有聚乙烯膜4,形成管道的光滑内壁面。
所述的钢带3具有顶部,从顶部两端向下弯折后延伸形成侧部,侧部的底端再相对向外侧弯折延伸形成底部,其底部的宽度大于顶部的宽度。设置钢带3能够大大提高管道的环刚度。
所述的带状板材1边角处均形成圆滑过渡。
所述的聚乙烯膜4应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使用时,由于带状板材1上设有钢带3,大大提高了管道的环刚度,钢塑管道本身可以承受外压,在聚乙烯膜4的作用下,管道也可以承受内压,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能够实现用泵提升,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融汇管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融汇管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8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