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改正单个牙转矩的门形辅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8338.7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易俭如;赵志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宇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改正 单个 转矩 门形辅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正畸治疗中,用于对单个牙施加转矩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转矩对于正畸治疗获得理想的咬合关系尤为重要。然而,临床中很常见的唇向错位牙,到治疗后期,即使用上了较粗的不锈钢方丝,牙根往往仍过于唇侧。个别牙牙根过于唇向不但会影响咬合关系的完美,还会造成该牙唇侧牙龈高度不足,影响美观。为此,学者们一直试图开发一种能够对单个牙施加转矩的装置。
对于单个牙的转矩调整,传统方法是通过不锈钢方丝局部扭转施加转矩力。但该方法效率很低,常常历时数月而不见明显效果。其原因在于该方法依赖于方形弓丝和槽沟的相互作用,但弓丝尺寸(宽度)很小,即力臂很小,即使施加了很大的扭矩力,力臂与力的乘积(即力矩)也变得很小。另一方面,弓丝尺寸往往小于槽沟尺寸,其余隙造成了预设转矩表达的不足,形成所谓的“扭矩消耗”或“入槽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能高效改正单个牙转矩的辅弓。
门形辅弓分为固位部分与施力部分:
(1)固位部分:门形辅弓的固位部分是末端的两个金属夹。使用时,将两个金属夹分别置于目标牙托槽的两侧,用专用钳(即正畸牵引钩钳)将其夹闭于主弓丝上,使辅弓和主弓丝连成一体。
(2)施力部分:门形辅弓的施力部分是不锈钢丝制备的拱门形∩曲,曲顶端位于目标牙冠唇面接近龈缘处,激活后对目标牙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1)使用时,将门形辅弓置于目标牙的位置,两个金属夹分别位于托槽两侧,并夹紧与主弓丝固定。2)调整∩曲向舌侧,使∩曲顶端对目标牙有一定的舌向压力。3)将主弓丝入槽,结扎。由于∩曲顶端对目标牙牙冠龈方有舌向压力,而拖槽与主弓丝的紧密结扎限制了牙冠的舌向移位,∩曲顶点和槽沟两点的共同作用便产生了根舌向转矩,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该力矩系统的力臂。使用门形辅弓的患者,仍然按常规每四周复诊一次,观察目标牙的转矩调整情况,如作用不够,可进一步将∩曲顶端弯向舌侧,以施加更大的根舌向转矩。目标牙的转矩达到正常后,仍应继续戴用被动状态的门形辅弓三个月以上,以稳定其控根移动的效果。在门形辅弓施力期间,其它调整,包括间隙关闭,均可照常进行。
对于牙根过于舌向的单个牙,也可采用类似方法加根唇向转矩,只需将∩曲置于牙尖或切缘方向。但对于后一种情况,由于槽沟到牙尖的距离通常较短,即力矩系统的力臂很短,故转矩改正的效率较前一种情况为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金属夹形结构的固定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用不受主弓丝大小、形状的限制的优点。使用不锈钢丝进行加力,具有施力柔和、持久,改正转矩效率高而牙根吸收风险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一:门形辅弓正面图
图二:门形辅弓45度侧面图
图三:金属夹形结构正侧面图
图四:金属夹形结构45度侧面图
图五: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案: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门形辅弓置于目标牙的位置,两个金属夹分别位于托槽两侧,并夹紧与主弓丝固定。调整∩曲向舌侧,使∩曲顶端对目标牙有一定的舌向压力,将主弓丝入槽,结扎。由于∩曲顶端对目标牙牙冠龈方有舌向压力,而拖槽与主弓丝的紧密结扎限制了牙冠的舌向移位,∩曲顶点和槽沟两点的共同作用便产生了根舌向转矩,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该力矩系统的力臂。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金属夹形结构的固定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不受主弓丝限制的优点。使用不锈钢丝进行加力,具有施力柔和、持久,改正转矩效率高和牙根吸收风险小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宇,未经李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8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饮片包装
- 下一篇:一种阀的手动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