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叶轮加工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9028.7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4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东洋新岛不锈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永庆 |
地址: | 52606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工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是一种泵叶轮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泵叶轮加工用夹具,不易夹装,并且装卸、调整所花费的时间长,一般夹装一次需要20分钟,故明显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加工出来的泵叶轮不够平衡,跳动大、同外径的同轴度偏差可达到1~2mm,故利用传统的夹具加工出来的泵叶轮,返修率及废品率可达到10%,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制造成本,不仅浪费了原材料,而且还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卸、工作效率高并能提高产品质量的泵叶轮加工用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泵叶轮加工用夹具,它是由结构相同的三部分拼接而成的圆桶状结构,每部分的侧壁用以固定泵叶轮的叶片,每部分中都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的一端与每部分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面设有与泵叶轮的表面相适应的圆弧面,该端的圆弧面用以定位泵叶轮的表面。
所述三部分拼接而成的桶底的中心部设通孔。
所述每部分的底面外侧设有长条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夹具的结构形式,对泵叶轮的斜面进行定位,并用侧壁夹住泵叶轮的外径,即叶片的外侧边,从而不仅保证了同轴安装,使被加工的工件在公差范围,使加工的返修率、废品率由原来的10%下降到1%;泵叶轮的平衡度得到了有效提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特点是夹装容易,装卸所用的时间少,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泵叶轮的俯视图。
图中:1、部分; 2、侧壁; 3、泵叶轮的叶片;4、定位柱;5、底面;6、泵叶轮的表面;7、通孔;8、长条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泵叶轮加工用夹具,它是由结构相同的三部分拼接而成的圆桶状结构,每部分1的侧壁2用以固定泵叶轮的叶片3,每部分1中都设有定位柱4,定位柱4的一端与每部分的底面5固定连接,另一端面设有与泵叶轮的表面6相适应的圆弧面,该端的圆弧面用以定位泵叶轮的表面。
所述三部分拼接而成的桶底的中心部设通孔7。
所述每部分的底面5外侧设有长条形凸台8。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东洋新岛不锈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肇庆东洋新岛不锈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9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