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囊式蓄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086.3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福;温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4 | 分类号: | F15B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叉车 液压 动力 制动 系统 蓄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囊式蓄能器。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叉车安全行驶和顺利进行作业必不可少的一个装置,制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叉车的使用效率。全液压动力制动是目前工程机械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新技术。它能够用较小的脚踏力获得需要的制动力矩,从而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整车的作业舒适性,且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比非动力制动短。目前, 5~10吨叉车采用的是液压式驱动机构的动力制动,主要由制动踏板、齿轮泵、制动阀、弹簧式蓄能器 及制动器等组成,这种配置虽然广泛应用,但是受弹簧式蓄能器容量小的限制,很难满足5~10吨叉车制动器在油泵停止工作(因发动机熄火)或损坏时制动的要求; 10吨以上的叉车普遍采用全液压动力制动,主要由制动踏板、齿轮泵,制动阀、充液阀、囊式蓄能器、报警开关及制动器等组成,这种配置虽然可靠,也能满足5~10吨叉车制动器在油泵停止工作(因发动机熄火)或损坏时制动的要求,但由于受到现有囊式蓄能器结构的局限性,没法自动充液、报警等,需要增加充液阀和低压报警机构等,特别是充液阀都要进口,价格昂贵,用在5-10吨叉车上,成本太高,管路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的囊式蓄能器没法自动充液、报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安全充液,又有报警机构的用于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囊式蓄能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用于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囊式蓄能器包括具有充液口的囊式蓄能器本体,所述充液口处设有圆柱状的阀体4,阀体4轴向设有连通充液口的通孔;阀体4下部径向分别均布设有进油口P2、紧急制动油口Pa2和报警油口Pa3,且进油口P2、紧急制动油口Pa2和报警油口Pa3分别连通着阀体4轴向的通孔;阀体4上部径向一侧设有回油口T;阀体4轴向的通孔上端口为安全阀口;
所述进油口P2内设有单向阀3;
所述安全阀口为下小上大的台阶口,其内设有安全阀2,所述安全阀2包括阀座2.5,阀座2.5通过安全阀口对应配合,阀座2.5轴向设有下小上大的轴向台阶孔,所述轴向台阶孔的台阶处设钢球2.7,钢球2.7的上部对应设有钢球座2.6,钢球座2.6为柱塞杆状,钢球座2.6上部套设有安全阀弹簧2.4,安全阀弹簧2.4上端的阀座2.5上配合设有调压螺钉2.3;调压螺钉2.3上配合设有密封螺母2.2;密封螺母2.2的内端面与阀座2.5的外端面的配合处设有O型密封圈2.1;
所述报警油口Pa3处设有低压报警开关5。
所述进油口P2为内小外大的台阶孔,台阶孔内由内而外依次设有单向阀弹簧3.4、单向阀钢球3.1和单向阀座3.2,单向阀座3.2与进油口P2螺纹连接,且台阶孔的台阶处设有密封垫2.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阀体将低压报警开关、安全阀、单向阀等集成在一起,具有低压报警、安全充液等功能,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设计,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降低了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成本;
3、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管路,结构新颖,有利于推动集成化技术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参见图1,用于叉车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囊式蓄能器包括具有充液口的囊式蓄能器本体1,充液口处安装有圆柱状的阀体4,阀体4轴向开设有连通充液口的通孔;阀体4下部径向分别均布开设有进油口P2、紧急制动油口Pa2和报警油口Pa3,且进油口P2、紧急制动油口Pa2和报警油口Pa3分别连通着阀体4轴向的通孔;阀体4上部径向一侧开设有回油口T;阀体4轴向的通孔上端口为安全阀口。
进油口P2内安装有单向阀3。进油口P2为内小外大的台阶孔,台阶孔内由内而外依次装有单向阀弹簧3.4、单向阀钢球3.1和单向阀座3.2,单向阀座3.2与进油口P2螺纹连接,且台阶孔的台阶处安装设有密封垫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雪车电液组合操纵阀
- 下一篇:矿用单机双风叶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