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气密性检测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184.7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坤;刘金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8 | 分类号: | G01M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性 检测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管件气密性检测用夹具。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生产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对有气密性要求的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以确定其是否漏气、漏液等,进而确定其是否合格,力求将气密性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预先检测出来,避免在安装或使用时引起事故。
一些气管或水管等,在出厂之间均需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方法通常是将管件的一端用密封件堵塞,另一端与供气装置连通,将管件浸入水中后利用供气装置向管件内部充气,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从而判断此管件是否为合格产品。
传统的做法是利用卡箍将管件的一端固定于供气装置的喷嘴上,再把卡箍的螺丝拧紧,但是这样效率很低,需要的操作时间较长,管件易由喷嘴上脱离,固定不牢固,为气密性检测带来不便,且容易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件气密性检测用夹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管件固定牢固,气密性检测方便、快速。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气密性检测用夹具,包括套筒、插装于该套筒内的管状芯头和一套设于该芯头上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内壁与所述芯头的外壁构成一密闭的膨胀室,被测管件的一端插装于该套筒与弹性体之间;
所述套筒上设有一进气孔,该进气孔经输气通道与所述膨胀室连通,被测管件利用所述弹性体受膨胀室内气压作用下的膨胀压紧于套筒的内壁上;
所述芯头插入被测管件的一端通过其内孔与被测管件的内孔连通,所述芯头的另一端通过其内孔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通。
气密性检测步骤及原理如下:
⑴ 将被测管件的一端堵塞,并将另一端插入夹具的套筒和弹性体之间;
⑵ 将夹具固定于外部的供气装置上;
⑶ 将管件浸入水中;
⑷ 利用供气装置向进气孔通入气体,气体通过输气通道进入膨胀室,随着膨胀室内气体量的增多,弹性体在气压的作用下膨胀;
⑸ 被测管件受到弹性件的挤压后贴紧于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被牢靠地固定于夹具的套筒与弹性体之间;
⑹ 关闭进气孔,停止向进气孔通气;
⑺ 利用供气装置向芯头的内孔通入气体,气体经由芯头的内孔浸入被测管件内;
⑻ 被测管件内注满气体后,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则说明管件漏气,为不合格品;反之,则管件不漏气,为合格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筒由内径与被测管件的外径配合的夹持段、设有所述进气孔的进气段以及与所述芯头的伸出端固定连接的结合段一体加工而成,被测管件插装于所述夹持段与弹性体之间,所述进气段的内壁通过一圆锥面与所述夹持段的内壁衔接,所述进气段的内壁与芯头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芯头的外壁上间隔地设有两与之同轴的凸台,每一所述凸台远离另一凸台的端面上设有一圆锥面,设于靠近所述芯头伸出端的凸台上的圆锥面具有与设于所述套筒内壁上的圆锥面相同的斜度,两相同斜度的圆锥面构成第一组圆锥面;
所述芯头的插入端旋设一筒状端盖,所述端盖旋入端的内孔壁设有一圆锥面,该圆锥面具有与设于靠近所述芯头插入端的凸台上的圆锥面相同的斜度,两相同斜度的圆锥面构成第二组圆锥面;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夹紧于第一组圆锥面的两圆锥面之间和第二组圆锥面的两圆锥面之间;
所述膨胀室由所述弹性件的内壁、芯头的外壁以及每一所述凸台靠近另一凸台的端面围设而成;
所述进气段的内壁、芯头的外壁以及靠近所述芯头伸出端的凸台的另一端面围设成一空腔,该空腔通过所述进气孔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通;
靠近所述芯头伸出端的凸台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复数条气道,所述空腔通过该气道与所述膨胀室连通,所述输气通道由该复数条气道和所述空腔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一橡胶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盖的外壁上开设一凹槽,该凹槽内嵌设一O型密封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体受膨胀室内气压作用下的膨胀将被测管件压紧于套筒的内壁上,管件不易自夹具内脱落,固定牢靠。
2.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继电器控制进气孔及芯头内孔供气的关闭,实现自动化工作,气密性检测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套筒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芯头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芯头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