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盖与侧围在前后方向的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366.4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8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林;施云翔;韩钢强;王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2D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项京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盖 在前 后方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安装定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盖与侧围在前后方向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安装过程中,在总拼工位将汽车顶盖安装到侧围上需要一个定位过程。定位过程通常还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为机器人抓手与顶盖之间的定位,此过程保证了顶盖与机器人抓手之间的精确定位; 第二个过程为机器人抓手将顶盖放置到侧围上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仅涉及第二个过程。
目前,机器人抓手将顶盖放置到侧围上时,传统定位方式如图1所示。机器人抓手1将顶盖2放置到侧围(图1中未示出)上时,机器人抓手1上安装了前后方向定位工装3,工装3上有四个连接孔4与总拼工位上的侧围总成工装(图1中未示出)上的四个销子5相配合,实现顶盖与侧围在前后方向的定位。完成顶盖放置到侧围上的定位后,开始焊接,焊接后的整车如图2所示,图中左前为车前方向,下面描述的图的方向都与图2方向一致。
这种定位方式不仅需要在顶盖前后定位工装3上设置连接孔,而且需要在侧围总成工装上对应设置与连接孔相配合的销子,因此工装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盖与侧围在前后方向的定位结构,以降低工装复杂度和工装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顶盖与侧围在前后方向的定位结构,包括顶盖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和侧围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所述顶盖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和侧围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在前后方向搭界处重叠配合。
较佳地,所述顶盖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包括:第一上台面、第一下台面以及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上台面与第一下台面通过第一台阶面相连接,且第一台阶面与第一上台面连接处具有第一上倒角,与第一下台面连接处具有第一下倒角。
较佳地,所述侧围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包括:与第一上台面重叠配合的第二上台面、与第一下台面重叠配合的第二下台面,以及与第一台阶面在前后方向搭界处重叠配合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上台面与第二下台面通过第二台阶面相连接,且第二台阶面与第二上台面连接处具有第二上倒角,与第二下台面连接处具有第二下倒角。
较佳地,所述第二台阶面与侧围主体连接处设置有侧倒角。
较佳地,所述顶盖和侧围在所述第一上倒角与第二上倒角配合处具有细小缝隙,在所述第一下倒角与第二下倒角配合处具有细小缝隙。
较佳地,所述第一台阶面与第一上台面的角度和所述第二台阶面与第二上台面的角度相同,且为大于90度的钝角。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汽车顶盖与侧围在前后方向的定位结构,通过顶盖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与侧围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在前后方向搭界处的无间隙重叠配合,来实现定位。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利用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来保证前后方向的定位,因此,无需在工装上设计前后方向定位销,简化了工装,降低了工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将顶盖放置到侧围上的传统定位方式示意图;
图2为顶盖与侧围焊接后的整车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顶盖和侧围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顶盖与侧围连接部分A-A剖面与现有技术相应连接部分剖面对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汽车顶盖与侧围在前后方向的定位结构,通过顶盖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与侧围外沿边前端的可限位台阶在前后方向搭界处的无间隙重叠配合,来实现定位。
以下举一个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定位结构参见图3,图3的左侧为顶盖的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右侧为侧围的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顶盖1外沿边10的前端与侧围外沿边20的连接部分设置了一个可限位台阶,该台阶包括:第一上台面11、第一下台面12以及第一台阶面13。所述第一上台面11与第一下台面12通过第一台阶面13相连接,且第一台阶面13与第一上台面11连接处具有第一上倒角,与第一下台面12连接处具有第一下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车偏置驾驶室
- 下一篇:电力机车车厢及电力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