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智能分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2248.5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许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华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智能 分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切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速智能分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规分切机虽然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水平,但仍然对操作人员有很大的依赖性,尤其在工艺参数设定和故障处理等关系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安全问题上,往往受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状态的影响,而难以达标。对于一些新建企业,培养一个高水平的操作工要化很长的时间,在追求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生产上,就显得更加困难。由于在常规机器的人机界面上,操作工要设定许多诸如材料厚度,宽度,密度,放卷张力,收卷张力,收卷压力等工艺参数,要做一系列开车准备工作,当发生故障时系统也只能给出声光报警和有限的信息提示。所有的参数设置或故障基本上都要操作员根据经验自我判断和处理。这就使操作结果良莠不齐,分切质量难以稳定。这也是当前分切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另外,随着新材料的日益增多,客户更需要包含解决方案的分切机,这也是常规分切机无法做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减少机器对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通过在自动控制系统对分切工作进行自动控制,使分切机在标准状态下自动运行,从而保证获得基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高速智能分切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高速智能分切机,包括人机界面、运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分布式I/O 系统、中央处理器、自动操作模块、自动工艺参数设置模块、自动维护模块,所述的自动操作模块与自动工艺设置模块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自动操作模块包括材料数据模块,保存着材料种类、规格;电机参数模块,保存着电机的属性;张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张力的紧松状态;开停车控制模块,用于设定停车条件、强制停车、复位停车事件、启动机器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自动工艺参数设置模块包括工艺数据库模块,保存着工艺参数的数据;机器运行参数库模块,保存着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曲线、工艺参数配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自动维护模块包括故障数据功能块,集成故障信息,当机器发生故障时,调用相对应的故障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切机还包括报警信息模块,所述的报警信息模块与故障数据功能块相连,用于显示故障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切机还包括电机状态检测模块,所述的电机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机的运行参数信息,并通过人机界面显示。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切机还包括摩擦力测试模块,用于测试分切机的收放卷工位的摩擦力,通过所述模块内制的软件绘制出结果,通过人机界面显示。
作为优选,所述的自动操作模块还包括放卷制动控制模块、主驱动制动控制模块、废边风机控制模块、废边小车控制模块、内侧收卷手/自动摆入控制模块、外侧收卷手/自动摆入控制模块、圆刀控制模块、浮动辊控制模块、线速度设置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切机还包括手动操作模块,用于对分切机的运行参数进行人工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切机的运动控制器可以是集成在驱动控制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切机,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减少机器对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通过在自动控制系统对分切工作进行自动控制,使分切机在标准状态下自动运行,从而保证获得基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使得操作简便,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有保证,材料浪费减少,其经济效果尤其突出,特别在人员流动性 大的地方更显出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软件实现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故障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故障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华工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华工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2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控制网络
- 下一篇:镀覆披覆铜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