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窝状的无水炮泥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3231.1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0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江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状 水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中无水炮泥,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状的无水炮泥。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炉冶炼技术迅速提高,高炉大型化发展形势下,高炉普遍不设置渣口,溶渣铁全部由铁口流出,冶炼时铁口由炮泥封堵,炮泥是高炉炉前主要的不定型耐火材料,使用量很大,主要原料有粘土、焦粉、刚玉粒、刚玉粉、碳化硅、沥青、油脂等,其中焦粉一股选择焦碳粒原料,经雷蒙磨制粉后与上述材料加入混合设备中混合制成,生产后形成圆柱体实心结构,这种结构透风性能不好,干燥后容易开裂粉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目前现有状况的不足,提出一种蜂窝状的无水炮泥。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蜂窝状的无水炮泥,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的内部设置有均布排列的多个纵向孔。
圆柱体的上、下两个端面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凸台和凹槽,相邻的上部圆柱体的凸台与下部圆柱体的凹槽之间匹配对接,对接后上部圆柱体与下部圆柱体的各纵向通孔对应。
砖体的上、下端面分别均布有三个凸台和三个凹槽。
各凸台和凹槽在通孔处设置让位缺口。
各纵向通孔直径为5-20mm,孔距为2-10mm,壁厚为2-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圆柱体形状的无水炮泥块的内部设置有均布排列的多个纵向孔,可以保证较好透气性,不产生裂纹,烧结性好,可塑性和粘结性好,具有耐高温,抗渣铁水冲刷,不用烘干(烤)等特点。故铁口易维护并在高炉出铁过程中,铁口眼不易被刷大,始终保持口径几乎不扩孔,使铁流适宜而稳定,减少或避免了跑大流、沾渣铁、下渣沟跑铁、引起水冲渣沟放炮等事故的发生。通过在圆柱体的上、下两个端面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凸台和凹槽,便于对接处理,施工性能良好,使用过程中无扩径,高温体积稳定,快速烧结且强度高,附着粘结性好,充填结实、耐久。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试用和改进,已完全能够满足高炉生产对铁口炮泥质量的要求。其配方先进、工艺技术可靠、质量过硬、用量之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圆柱体结构的无水炮泥,2纵向孔,3为凸台,4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蜂窝状的无水炮泥,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1的内部设置有均布排列的多个纵向孔2。各纵向通孔直径为5-20mm,孔距为2-10mm,壁厚为2-10mm。将炮泥放在大壕或小坑边烤软再使用,装炮后可采取烘炮措施。本实用新型无水炮泥在使用是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一、注意保温:一般温度在20-40度为宜,在冬季使用时可将炮泥放在大壕或小坑边烤软再使用,装炮后可采取烘炮措施。
二、不能和水混合使用,装泥时不能往泥枪内加水,否则就失去了无水炮泥的性能。
三、开始换(装)泥时,要将泥膛内的旧泥清完,方可装上新泥。装泥量要根据铁口要求的深度而定,一般为有水炮泥量的1/5或1/3。(第一炉铁为原打泥量的1/2)。
四、开铁口时,铁口眼的大小要适宜,以保证出铁时间。一般为书50~70mm为宜。
五、钻铁口尽量钻深一些,或直接钻透。用钢钎打透铁口后,退钢钎要快,以防被渣铁水粘住,使钢钎不好退出。
六、铁口卡焦时,要勤捅铁口,动作要敏捷,以防被渣铁水粘住捅棍拔不出来。
七、待渣铁出净后,待铁口喷开没有焦炭卡口时,再堵铁口,以利好打泥,下次铁口好开。
八、堵铁口时,将泥炮推到大壕边,适当烘烤(特别在冬季)估计温度30~60一度时,再堵铁口,以利泥软好往铁口内推进。
九、堵住铁口后,不要马上退炮,等15~30分钟后再退炮,以防铁口被吹开:(炉容越大,退炮时间要求越长)。
十、铁口深度可适当维护浅些,一般为有水泥炮的2/3(1.5m~1.8m)。
十一、在使用该产品的进程中,各厂再根据自己高炉的特点,具体对待,不断总结经验,以利维修好铁口,保证高炉安全生产。
实施例二:参见图2、图3和图4,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圆柱体1的上、下两个端面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凸台3和凹槽4,相邻的上部圆柱体的凸台3与下部圆柱体的凹槽2之间匹配对接,对接后上部圆柱体与下部圆柱体的各纵向通孔2对应。
图中,砖体的上、下端面分别均布有三个凸台和三个凹槽。各凸台和凹槽在通孔处设置让位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江,未经王振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3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记剂浓缩方法、标记剂以及硬成像方法
- 下一篇:三层降噪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