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环保的亚硫酸钠和硫酸混配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3651.X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9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柏亚林;胡保栓;田锋;孔运礼;何海涛;陈国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4/02 | 分类号: | B01J4/02;B01J4/00;C01B17/4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环保 亚硫酸钠 硫酸 添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铜与铅锌浮选分离过程中亚硫酸钠和硫酸联合用药的添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环保的亚硫酸钠和硫酸混配添加装置,该添加装置能杜绝二氧化硫逸出现象,有效改善车间工作环境。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铜与铅锌浮选分离工艺中采用的亚硫酸主要有两种生产方式,即:烧制亚硫酸和配制亚硫酸。
采用配制方法生产亚硫酸时,通常使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产生亚硫酸;但在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当亚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浓度低用量小时,不会逸出二氧化硫,但产生的亚硫酸对铅锌矿物抑制效果较差,浮选过程失去选择性,致使铜与铅锌浮选分离效果不佳。2)当亚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浓度高用量大时,浮选过程选择性好,铜与铅锌浮选分离效果较好,可大幅度提高铜铅锌金属回收率,但反应产生的亚硫酸中的有效成分(二氧化硫)浓度较大,经常出现二氧化硫从亚硫酸中逸出的情况。现有亚硫酸配制装置无法处理亚硫酸中逸出的二氧化硫,使得整个浮选车间工作环境差,对浮选工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并严重的污染了厂矿周围的区域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亚硫酸钠和硫酸混配添加装置,能有效处理高浓度亚硫酸中逸出的二氧化硫,避免了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环保的亚硫酸钠和硫酸混配添加装置,包括反应器,该反应器顶部设置有两根加入管,反应器底部设置有排出管,反应器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管。
两根加入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计。
两根加入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排出管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添加装置在反应器顶部设置了排气管,将高浓度亚硫酸溶液逸出的二氧化硫气体(直接)导入矿浆中,有效的解决了亚硫酸在添加过程中逸出的二氧化硫对车间生产环境的影响,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轻了对厂区周边环境的污染,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集液器,3.顶盖,4.排气管,5.第一加入管,6.第二加入管,7.第一流量计,8.第二流量计,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排出管,12.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针对配置、添加亚硫酸过程中产生的亚硫酸溶液浓度不稳定,经常有大量二氧化硫从亚硫酸中逸出,致使整个浮选车间工作环境差,对职工的身体和厂区周围环境危害污染大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如附图所示的高效环保的亚硫酸钠和硫酸混配添加装置,有效解决了亚硫酸配置添加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逸出而破坏车间工作环境的问题。该添加装置包括倒置的桶形的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接有倒圆台形的集液器2;集液器2内部与壳体1内部相通;集液器2远离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排出管11,排出管1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2;壳体1顶部的顶盖3上设置有第一加入管5、第二加入管6和排气管4;第一加入管5的一端、第二加入管6的一端和排气管4的一端分别伸入壳体1内,第一加入管5的另一端、第二加入管6的另一端和排气管4的另一端分别伸出壳体1外;第一加入管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9和第一流量计7,第一流量计7位于顶盖3与第一阀门9之间;第二加入管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和第二流量计8,第二流量计8位于顶盖3和第二阀门10之间。
本添加装置采用耐酸材料制成,或在内壁涂覆耐酸防腐材料。
本实用新型添加装置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36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乙酸连续化生产装置
- 下一篇:秸秆环模制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