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透气的金针菇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3714.1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透气 金针菇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针菇栽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的金针菇培养瓶。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的主要品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金针菇主要以鲜货供应市场。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而且打破了季节限制,实现了周年生产,特别是改变了夏季市场的消费和需求。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时,有几个环节是将金针菇培养瓶盖住盖子,起到防水的作用。但是盖子盖住后,将瓶子密封起来了,使其透气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透气的金针菇培养瓶,其克服了上述缺陷、使金针菇生长瓶在盖住瓶盖后既能在保持其防水性的情况下还能改善其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水透气的金针菇培养瓶,其包括瓶身与瓶盖,所述瓶盖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包括海绵圈、盖合部和一个有一定高度的盖杯,所述盖合部和所述盖杯固定在一起,所述盖合部与所述瓶身配合,所述盖杯上端为开口,所述盖杯下端中心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围有盖板,所述盖杯从内至外依次为内挡板、海绵挡板、外挡板和杯壁,所述内挡板、所述海绵挡板和所述外挡板为有断口的通风挡板,所述海绵圈放置在所述外挡板和所述海绵挡板之间,所述杯壁直径大于盖合部,所述杯壁与所述盖合部为同心圆,所述杯壁与所述盖合部之间的盖板上有通风孔,所述上盖盖住所述盖杯上端开口。这种结构的设计,能形成一个通风孔、海绵圈、盖杯中心通孔的空气通道。而且通风孔是朝下开的孔,不会使水直接流入盖杯,而海绵的设置能将空气中的水汽吸收。
所述外挡板与所述盖合部为同样大小的同心圆。这种结构使,盖杯内的海绵圈能做到最大,增强吸水性能,并且又不至于海绵堵住通风口,与外界的水气直接接触。
所述盖合部内壁上有凸起,所述瓶身的瓶口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凸圈。此结构使瓶盖与瓶身能方便的盖合或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盖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透气的金针菇培养瓶,其包括瓶身与瓶盖,所述瓶盖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包括海绵圈、盖合部和一个有一定高度的盖杯,所述盖合部和所述盖杯固定在一起,所述盖合部与所述瓶身配合,所述盖杯上端为开口,所述盖杯下端中心有通孔1,所述通孔1周围有盖板2,所述盖杯从内至外依次为内挡板3、海绵挡板4、外挡板5和杯壁6,所述内挡板3、所述海绵挡板4和所述外挡板5为有断口的通风挡板,所述海绵圈放置在所述外挡板5和所述海绵挡板4之间,所述杯壁6直径大于盖合部,所述杯壁6与所述盖合部为同心圆,所述杯壁6与所述盖合部之间的盖板上有通风孔7,所述上盖盖住所述盖杯上端开口。这种结构的设计,能形成一个通风孔7、海绵圈、盖杯中心通孔1的空气通道。而且通风孔7是朝下开的孔,不会使水直接流入盖杯,而海绵的设置能将空气中的水汽吸收。
所述外挡板5与所述盖合部为同样大小的同心圆。这种结构使,盖杯内的海绵圈能做到最大,增强吸水性能,并且又不至于海绵堵住通风口,与外界的水气直接接触。
所述盖合部内壁上有凸起,所述瓶身的瓶口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凸圈。此结构使瓶盖与瓶身能方便的盖合或打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3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或笔记型电脑使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缘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