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降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4048.3 | 申请日: | 201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明;屈伟;边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13 | 分类号: | F02B77/1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发动 机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音降噪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对产生噪音部件进行包套实现降噪效果的汽车发动机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更新,顾客对整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噪声逐渐成为顾客关注的焦点,因此发动机降噪成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柴油机普遍应用高压共轨技术,但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发动机怠速时油轨处容易产生噪音,经分析:当发动机着火工作时,喷油器根据ECU的控制信号使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力吸引针阀,喷油器开始喷油,断电时,磁力消失,针阀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关闭喷油器油孔。由于针阀往复运动的频率很高,产生的波动传至油轨,激发油轨壁面,产生油轨噪声。发动机工作时,柴油机的爆发压力大,燃油混合气体燃烧膨胀做功不断以一定频率冲击缸体,使缸体以一定的频率振动,这样容易使缸体和其他零部件产生共振,产生严重的噪声,甚至振断零件。针对上述问题常常采取的措施是在当前顶面增加一个装饰罩,装饰罩内表面有隔音材料,但其缺点是噪声消除效果甚微。另外某些型号的横置柴油机由于产品结构的原因,进气歧管和缸体之间因共振产生的噪音同样无法消除。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小油轨处及进气歧管和缸体之间共振产生噪音的汽车发动机降噪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降噪结构,通过与带有高压油轨及进气歧管部件的汽缸盖总成的连接配合实现对发动机的降噪,所述的高压油轨通过高压油轨安装凸台固定于气缸盖体的油轨固定凸台上,该降噪结构的本体由上隔音体和下隔音体扣合而成,在本体内部设有因扣合而成的、可容纳高压油轨的容腔;所述的降噪结构将高压油轨包合在容腔内时,在其本体上设有该包套状态下对汽缸盖总成的部件进行避让的避让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的上隔音体上固定连接有弧板,所述的弧板在高压油轨被包合时紧密贴覆在进气歧管的上表面。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上隔音体通过设置在弧板上的连接孔与进气歧管的线束固定凸台的插套定位在汽缸盖总成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隔音体和下隔音体的扣合将高压油轨进行包合,使进气歧管和气缸之间通过该降噪结构隔开,减小共振时噪音的产生,同时通过包合,使高压油轨处产生的噪音被有效的与外界隔离,进而提高了整车的品质;同时通过增设的弧板,减小了进气歧管处的噪音外漏,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隔音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本体上通过避让部对汽缸盖总成使用状态下的部件进行避让,使现有的发动机汽缸盖总成的结构不发生任何改动,其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隔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隔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汽缸盖总成装配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凹孔、2-下油轨槽、3-预热塞线束槽、4-定位孔、5-喷油器进油管组件避让槽、6-线束避让槽、7-上油轨槽、8-弧板、9-传感器安装凸台避让槽、10-连接孔、11-机油尺导轨支架避让孔、12-进油管组件、13-线束导轨、14-线束固定凸台、15-机油尺导轨支架凸台、16-进气歧管、17-传感器安装凸台、18-下隔音组件、19-高压油轨安装凸台、20-高压油轨、21-油轨固定凸台、23-气缸盖体、24-上隔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发动机降噪结构,通过与带有高压油轨20及进气歧管16部件的汽缸盖总成的连接配合实现对发动机的降噪,其中,高压油轨20通过高压油轨安装凸台19固定于气缸盖体23的油轨固定凸台21上,此外,该汽缸盖总成还包括进油管组件12及线束导轨13,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就是基于上述构件装配时,对高压油轨24进行包合,以实现降噪的效果。因此,为达到该效果,该降噪结构的本体由上隔音体24和下隔音体18扣合而成,在本体内部设有因扣合而成的、可容纳高压油轨20的容腔;同时,为了确保不改变现有的汽缸盖总成的连接结构,且保证本实用新型对高压油轨24包合时,其本体与汽缸盖总成不发生干涉,在其本体上设有该包合状态下对汽缸盖总成所涉及的部件进行避让的避让部;而作为在安装配合时,与本实用新型能够发生干涉的部件主要有气缸盖体23的油轨固定凸台21、热塞线束、进油管组件12、线束导轨13、进气歧管16上的传感器安装凸台17和线束固定凸台14及机油尺导轨支架凸台15。为实现对上述部件的避让及对高压油轨24的包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详细描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4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结构光测量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液体喷射头的基板和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