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料螺旋送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4345.8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9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黎映宸;刘传玉;王文斌;田勇;郎宝龙;张秀斌;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料送料器。
背景技术
在液相物理或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定时、定量向盛有一定反应温度的液体的反应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粉末状物料或固体颗粒。如果靠人力手工添加,工作劳动强度大,有时会有一定量的在常温或一定温度下易蒸发的有毒或刺激性气味气体从反应容器的物料加入口溢出,这将恶化工作环境,如果溢出的是易燃易爆气体,还会有引起火灾及爆炸的危险,使用一般的螺旋送料器,输送粉末物料时存在送料器出口处粉末物料与反应器中上升蒸汽的粘结,导致反应器中最终产物收率降低,甚至反应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生产过程中送料器出口处的粉末物料与反应器中上升蒸汽的粘结,导致反应器中最终产物收率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粉料螺旋送料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料螺旋送料器包括电机、减速机、筒体、料斗、轴和螺旋叶片,筒体的输入端的上筒壁上设置有进料口,筒体的输出端的下筒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料斗设置在进料口处并与筒体可拆卸连接,轴沿筒体的轴向置于筒体内,螺旋叶片固接在轴的外壁上,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各通过一个轴承与筒体转动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与筒体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轴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该送料器还包括酥松器、电风扇、蒸汽循环室和加热夹套,酥松器可拆卸安装在轴的输出端上,蒸汽循环室为环形结构,蒸汽循环室的圆环套在筒体的外壁上,蒸汽循环室与筒体的外壁固接,筒体的输出端的上筒壁上设有开口,电风扇设置在开口处,电风扇的叶片指向酥松器,蒸汽循环室带有加热夹套,蒸汽循环室的外壁上装有与加热夹套相通的进热媒接头和出热媒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避免送料器出口处粉末物料与反应器中上升蒸汽粘结,提高了反应器中最终产物的收率,最终产物的收率提高了8%~12%。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一般螺旋送料器输送物料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粉料螺旋送料器包括电机1、减速机2、筒体3、料斗11、轴4和螺旋叶片5,筒体3的输入端的上筒壁上设置有进料口,筒体3的输出端的下筒壁上设置有出料口7,料斗11设置在进料口处并与筒体3可拆卸连接,轴4沿筒体3的轴向置于筒体3内,螺旋叶片5固接在轴4的外壁上,轴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各通过一个轴承与筒体3转动连接,减速机2的输出端与筒体3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减速机2的输出端与轴4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电机1的输出端与减速机2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该送料器还包括酥松器8、电风扇10、蒸汽循环室9和加热夹套12,酥松器8可拆卸安装在轴4的输出端上,蒸汽循环室9为环形结构,蒸汽循环室9的圆环套在筒体3的外壁上,蒸汽循环室9与筒体3的外壁固接,筒体3的输出端的上筒壁上设有开口,电风扇10设置在开口处,电风扇10的叶片指向酥松器8,蒸汽循环室9带有加热夹套12,蒸汽循环室9的外壁上装有与加热夹套12相通的进热媒接头12-1和出热媒接头12-2。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酥松器8包括圆弧形板8-2和多个立杆8-1,圆弧形板8-2的内弧面贴靠在轴4的外壁上,圆弧形板8-2与轴4可拆卸连接,多个立杆8-1的一端沿轴4的径向固接在圆弧形板8-2的外弧面上,多个立杆8-1的另一端置于筒体3内。如此设置,结构简单,能有效疏松送料器出口处的物料,满足设计要求。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风扇10为轴流电风扇。如此设置,蒸汽室内的热气体能向下快速运动,避免送料器出口处粉末物料与反应器中上升蒸汽的过多接触,防止物料与蒸汽粘结,满足设计要求。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4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沌型多级涡流微反应器
- 下一篇:B超耦合剂涂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