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镂空RFID防伪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5165.1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5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大朋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镂空 rfid 防伪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具体涉及一种镂空RFID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也日益猖獗。虽然政府的打假力度一直不小,但假冒伪劣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它已成为人们接受市场经济、继续深化改革、发展健康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障碍。这不仅影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企业竞争力和创新积极性,给企业和消费群体带来重大损失,也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目前,粘贴防伪标签已成为各企业主动性防止产品假冒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方便企业打假、保护企业品牌、维护企业形象、避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为消费者迅速鉴别商品的真伪,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得力依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传统型防伪标签已呈现出一些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企业多样化需求。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均通过开发适合自身流程ERP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产品的生产、储存、物流、销售的信息化管理,但因产品的种类、大小、样式等的多样性,造成产品在仓储、流通环节的工作量变大,占用大量的人力成本而影响其工作效率,虽然有的 企业采取加贴带有条码的防伪标签进行管理,但其人工扫描、纪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企业迫切需要一种具有自动识别纪录的产品,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及降低仓储成本。
其二,近年来,国内外多次发生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事件,国家已逐渐加强产品追溯机制,要求企业建立从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产品追溯体系,而目前企业采用的加贴带有条码的防伪标签或直接喷印编码,然后扫描采集数据的管理方式,在流通领域极易遭到恶意或无意破坏,致使企业很难进行追踪追溯与管理,给企业追溯管理体系造成很多不便。
其三,传统的带有条码的防伪标签,其一维条形码(容量是50Bytes)和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至3000字符)的信息容量也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其四,现在市场上已出现的普通不干胶复合RFID标签,虽然具有RFID功能,但因RFID标签复合在不干胶背面,而消费者没有专业识读设备来鉴别,也给造假者留下可乘之机。
由此可见,目前传统的防伪标签具有的功能及包含的信息已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镂空RFID防伪标签,它能满足企业自身信息化的发展,让产品在生产、仓储、流通、销售环节实现信息的自动记录功能,满足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生产效率的提高及产品追溯体系的完善,并可解决在防止产品假冒、执法部门打假、 物流防窜货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品牌价值,提升企业形象。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防伪标签和识读设备;防伪标签包含装饰层1、印刷层2、基材层3、胶水层4、RFID标签层5、底纸层6,印刷层2设置在装饰层1的里侧,基材层3设置在印刷层2的里侧,胶水层4设置在基材层3的里侧,RFID标签层5设置在RFID标签层4的里侧,底纸层6设置在RFID标签层5的外侧。
所述的印刷层2可由凸印、胶印、柔印、凹印或数码印刷等方式印制。
所述的基材层3为主体,它是为不同种类的铜版纸、PET、PVC等或特种材料的材质。通过模切镂空的方式与RFID标签层5对应。
所述的胶水层4为具有自粘功能的树脂粘接剂。
所述的RFID标签层5是由含有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芯片的带胶电子标签组成,具有唯一编码特性,并可被识读设备读写数据,在防伪标签制作过程中,用人工或自动贴标的方式夹在基材层与装饰层之间,或夹在基材层与底纸层之间的任意位置。并与基材层3的模切镂空位置对应。
所述的识读设备包含高频RFID读写设备、超高频RFID读写设备、高频RFID读写设备、超高频RFID读写设备均与标签内嵌入的高频RFID标签芯片、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进行无线连接。
所述的识读设备可在1cm至1200cm范围内自动读写含有RFID标签的防伪标签。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防伪标签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提高其信息化功能,自动数据读写功能为企业节省大量人工的同时,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内容的多样性,可在远距离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采集,根据其芯片记录数据,可提供产品生产至销售完整的数据追溯体系信息。消费者可通过镂空露出的部分RFID标签层来进行真伪辨别。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大朋,未经孙大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5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