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堆高机吊具旋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5359.1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1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8 | 分类号: | B66F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堆高机吊具旋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基于集装箱码头堆场空箱专用机械的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高机的吊具旋锁机构。
背景技术
堆高机是集装箱码头堆场空箱专用机械,用来以较安全的方式,举升及搬运负载。堆高机其结构简单、操控灵活、微动性好、防爆安全性能高。适用于狭窄通道和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是高架仓库、车间装卸托盘化的理想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轻纺、军工、油漆、颜料、煤炭等工业,以及港口、铁路、货场、仓库等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进行装卸、堆码和搬运作业。堆高机由6只橡胶轮胎支撑,其中四只前轮驱动,两只后轮转向。堆高机配有能起吊20——40英尺空箱的伸缩吊具。吊具采用两只旋锁进行空箱的起吊。堆高机在作业过程中会出现钩箱问题,产生许多不良后果:(1)发生钩箱问题时司机需要重新对吊具的位置进行调整,影响作业速度;(2)因担心钩箱问题随时会发生,司机对设备信心不足,不敢大胆的按照自己习惯的速度进行作业,从而影响其作业效率;(3)这个问题会对安全生产造成隐患。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高机吊具旋锁机构中旋锁1在与旋锁导向套2的配合面上是没有倒角的,在旋锁导向套2没有发生磨损的状态下不会发生钩箱现象,但一旦旋锁导向套2磨损后旋锁上平面就会与磨损的旋锁导向套2下平面之间形成钩型。
另外,传统的旋锁导向套不能自动与地面保持垂直,一旦门架角度不正,导向套就会与集装箱锁孔发生碰撞摩擦,长时间使用旋锁导向套就会磨损,从而与旋锁之间形成钩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导向套与集装箱锁孔发生的碰撞和磨损,节省维修成本的新型堆高机吊具旋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堆高机吊具旋锁机构,包括旋锁导向套和旋锁,在所述旋锁的上平面上设有倒角,避免发生钩箱。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堆高机吊具旋锁机构,所述旋锁导向套采用的是能使所述导向套在使用时恢复原形的修补旋锁导向套。修补旋锁导向套以低氢焊条作为导向套修补材料对旋锁导向套通过堆焊后打磨的方式进行修补,使导向套恢复原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旋锁上加工出倒角,避免发生钩箱,再以低氢焊条作为导向套修补的主要材料对旋锁导向套通过堆焊后打磨的方式进行修补,使导向套恢复原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能够有效的解决旋锁导向套不能自动与地面保持垂直导致导向套与集装箱锁孔发生碰撞和磨损以及一旦旋锁导向套出现磨损后旋锁就会钩到集装箱的问题。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是对现有吊具创造性的革新与改进,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增加堆高机的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提升港口的服务水平和客户的美誉度都有一定的增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堆高机旋锁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堆高机吊具旋锁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旋锁导向套2和旋锁1,在旋锁1的上平面上设有倒角3,避免发生钩箱,有效的消除了旋锁与磨损的导向套之间自然的形成一个钩型,并且通过堆焊后打磨的方式对旋锁导向套进行修补使导向套恢复原形,以低氢焊条作为导向套修补的主要材料。低氢焊条具有韧性强,硬度高的特点,但其与导向套母体的结合力不是很强,可能会发生成片剥落的问题。因此先在导向套待修补面堆焊一层507焊条,再在507焊条覆盖面上用低氢焊条继续堆焊,直到完全成型后再用砂轮磨光机进行手工精细成型。
在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油缸控制旋锁的开闭动作,为保证起吊的安全性,吊具开闭锁机构安装有开闭锁感应限位以及着箱感应限位,只有在开闭锁限位和着箱限位均感应到位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开闭锁动作,在驾驶室内部仪表盘和吊具上均装有开闭锁信号指示灯和着箱信号指示灯。司机操作时根据指示灯信号进行开闭锁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未经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5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型双螺旋绕带式刮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挡雨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