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5801.0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宏;陈汉霖;陈漳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特别涉及一种用以供电子发热源导散热的热管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将热管(Heat Pipe)应用在电子产品的发热源的导热,可有效地克服热量日益升高的电子发热源问题,将此热管取代以往仅由散热片所构成的散热结构,显然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在电子产品往轻、薄、短、小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对热管的导热效能做更进一步的提升,以符合前述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则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现有的热管,主要包括一等径管体、一毛细组织及一工作流体,在等径管体的内部具有一容腔;毛细组织布设在容腔内且与管体的内表面相互贴接;工作流体则填注在容腔内并蓄积在毛细组织内,如此以制作出一热管。
然而,现有热管的管体为一等径型态,内部的工作流体蒸发为气体时,并不能够被加速地来将热量带离,致使其导热效能受到相当程度的拘限。另外由于其毛细组织为单一结构,液体的回流速度较为缓慢,而令热管易产生空烧现象。再者,其蒸发段的截面小,可与发热源直接贴接的面积小,因此所能生成的蒸气量少导致其散热效能无法被有效地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的改良结构,其凭借对蒸发段和各冷凝段采不等周缘尺寸设计,而能够提高内部气体的流动速度及增加导热效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的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阶梯管,具有一蒸发段及两个冷凝段,该两个冷凝段分别形成在该阶梯管的两侧,该蒸发段位于该两个冷凝段之间,其中该两个冷凝段与该蒸发段的内部相互连通,且该蒸发段所围设而成的周缘尺寸大于每一该冷凝段所围设而成的周缘尺寸;
一编织网,容置于该阶梯管内且位于该蒸发段内部;以及
一支撑体,容置于该阶梯管内且被该编织网包覆。
所述的热管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热管为一圆形阶梯直管。
所述的热管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热管为一扁形阶梯直管。
所述的热管的改良结构,其中,该蒸发段为圆形、半圆形或扁平状。
所述的热管的改良结构,其中,每一该冷凝段为圆形或扁平状。
所述的热管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支撑体为一螺旋弹簧。
所述的热管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编织网自该蒸发段内部延伸至该两个冷凝段内部。
所述的热管的改良结构,其中,更包括一粉末烧结结构,该粉末烧结结构形成在任一该冷凝段内部。
所述的热管的改良结构,其中,更包括一工作流体,该工作流体填注在该阶梯管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其凭借各冷凝段内部的复合毛细组织,可加速液体的回流速度以防止空烧现象。利用蒸发段的截面大,可与发热源直接贴接的面积大且具有较大的蒸气量,而能够提高散热效能。藉由蒸发段的截面积大于冷凝段的截面积,且截面积与流速成反比关系,在工作流体由液体被加热为气体时,可对此等气体的流动具有加速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管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棒插入阶梯管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芯棒插入阶梯管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组合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经压具整平后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经压具整平后组合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的蒸发段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热管;101-蒸发段;102、103-冷凝段;10-中空管;10a-阶梯管;11-容腔;20-编织网;30-支撑体;40-金属粉末;40a-粉末烧结结构;50-工作流体;6-插棒;7-芯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一阶梯管10a、一编织网20及一支撑体30。阶梯管10a是选自一中空管10,此中空管10可由铜或铜合金等导热性及延展性均良好的材料所制成,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中空管10可为一圆形直管,其内部具有一容腔11,且中空管10的内壁面为一光滑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5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粮去潮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铜箔生产的液面自动监测系统